這一場,妖嬈模仿了她,那下一場,她又會表演什麼呢?
可真是充滿了“好奇”了。
一頂頂轎子又把姑娘們送回了教坊司,秦淮河在熱鬧過後陷入了一片沉寂。
。。。。。。
幾日前,顧家的雙生子,顧柳英和顧柳輝接了旨意,到西南平定叛亂。
逆黨來勢洶洶,勾結了土家部落首領頭噶和平鎮王江白山在西南勢如破竹,連著攻下了好幾座城池,皇帝江廷山非常擔憂,破天荒的將顧家兩兄弟一起派遣去鎮壓。
其中,顧柳英是總指揮,帶領著鎮壓軍跟敵軍在城牆邊僵持了幾日,雙方都沒有取得絲毫的進展。
無奈之下,顧柳英吩咐顧柳輝堅守陣營,帶領著一小隊人馬從山上突襲。
結果,山上被敵人早早就設下了埋伏,將一個小隊的人全部生擒。
顧柳輝雖然率領著大部隊堅守陣地,沒有什麼傷亡,可是主將被擒是關於整支部隊氣勢的大事,不可小覷。
遑論顧柳輝面對的是自己的親哥哥,更是慌了陣腳。
於是,面對敵強我弱的狀況,顧柳輝立下軍令狀,想要拿出所有的兵力,和敵人正面交鋒。
加急將軍令狀送回京城,一日一夜送之間便到了皇帝的桌案上。
皇帝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對策。
因為不僅西南,兩個時辰前從西北接到的軍報也使他焦頭爛額。
派去接應封印小隊的人馬,不僅沒有安全的接回封印。
西北邊防還受到呼倫的挑釁,在城牆對面,挑起立杆,赤裸裸的掛著冷飛燕,西北驃騎將軍的人頭。
現在,沒有人知道,封印究竟和冷飛燕一樣落入了蒙古人的手裡,還是逃去了哪裡一直沒有下落。
可是,沒有封印,就沒人指揮的動西北軍,西北只能僵持著,西南也不敢貿然行動的
皇帝江廷山窩在龍椅裡,一雙大手覆蓋著眉頭上的皺紋,把封印和顧家陷入如此境地,他這個皇帝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是,現在軍隊確實缺一個統帥,來總領三軍,為他鞏固朝堂。
說句實話,江廷山腦海中不是沒有浮現過楚善誠的身影。
現在,不管是西南的顧家軍,還是在京城的西北軍,如果要為他們找一個統帥,楚善誠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皇帝心中也有顧慮。雖說楚家父子倆不對付,但文臣的總領老閣老已經是楚世貿了,如果把楚善誠放到軍隊統帥的位置。
那整個朝堂文武百官都是楚家的了,說句實話,他身為皇帝不敢冒這個險。
本來,顧家和楚世貿之間的較量,其實就是朝堂文武官員較量的一個縮影,要說他這個皇帝沒在其中動什麼手腳,鬼都不信。
可這是皇帝的權衡之術。
底下的文臣們說是來議政的,可他們都是些書呆子,能在軍隊上說的上話的,一個失蹤,一個在西南立了軍令狀等回覆。
他們這群人不過就是吵來吵去,吵不出個結果,只是吵的他這個皇帝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