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看了眼聞道碑,並沒有立馬前往聞道碑感悟碑文,柯園開啟足有半年的時間,留給天驕們足夠多的時間感悟。
當然,若是天驕們沉陷在其中,不能自拔,那麼感悟大道碑的時間會更加的多。
四人前往的地方,是一片竹舍。
竹舍的出現,自然是因為觀碑者的需要,常年在柯園中觀碑感悟的人,在柯園中選擇了一塊地域,建造一片竹舍。
觀碑感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而是一件極其消耗心神的事,觀碑者若是疲倦,可以回到竹舍休息。
趁著天色尚好,來到竹舍的四人十分的幸運,找到了一間竹舍,正好容納四人的居住。
竹舍簡陋,僅有草蓆和一盞燃燒大半的燭火,進入竹舍的陳三發現,這間竹舍中刻滿了密密麻麻的關於觀碑的感悟。
陳三湊近一看,卻被唐十一阻攔了。
“我勸你還是不要看這些感悟的好!”唐十一開口。
“嗯?”陳三不理解,在他看來,竹舍中纂刻的觀碑感悟有理有據,若是將之記下,在感悟大道碑文時,必然大有幫助。
“竹舍中的感悟大多是觀碑者記錄下來的,站在公正的角度來看,這些觀碑感悟確實不錯,有獨到的見解!”
唐十一環顧著竹舍中的觀碑感悟,譏諷冷笑道:“話是這麼說,可若是他們的感悟當真這麼好,那些觀碑者又何至於蹉跎一生?將自己的歲月全部放在觀碑上?”
“但凡竹舍中的感悟有一點點的好處,恐怕柯園中最後一塊大道碑早已經被破解了,大道碑中蘊含的大秘,也早就已經暴露在所有人的視野中了!”唐十一開口,根本不理會竹舍中所謂的觀碑感悟。
“確實是這樣!柯園中的大道碑文的感悟,不同人有不同的見解,竹舍中的碑文感悟,只會誤人子弟!”姜墒點頭開口。
“不能完全說沒有用,竹舍中關於碑文的感悟,若是放在前三座碑文感悟上,還是有一定的用處的!”唐十一開口。
經歷過無數天驕,歷經無數歲月,對於八十一塊大道碑的感悟,前人總結出來很多經驗。
前三塊大道碑無區別,幾乎差不多,有區別的是在第四塊大道碑—白石溪之後。
白石溪之後方才有區別!
這是所有觀碑者之間的共識!
無論是常年待在柯園中的那些鬚髮發白的老人,還是初次觀碑的天驕少年,俱是有這樣的感覺。
白石溪之前無區別。
白石溪之後天差地別。
無數的觀碑者,在白石溪之前,盤坐在涼亭內,稍加感悟,便大有所獲,然而,在白石溪之後,卻數月不得絲毫感悟,更有甚者,數年不曾有絲毫感悟。
“能夠成功感悟白石溪,才是破解柯園大道碑的開始!”唐十一開口。
“確實!若是白石溪尚且不能被感悟,那麼往後的大道碑便成為了妄想!”姜墒點頭附議。
白石溪阻攔了很多少年天驕,一些人不甘心,與之死磕到底,最終耗盡一生成為鬚髮皆白的觀碑者。
而一些人,在白石溪前同樣不甘心,就這麼選擇放棄,半年過後選擇離開柯園。
畢竟,他們作為天驕人物,人生大有作為,無須為此死磕到底。
“白石溪之前,所有人的感悟都一樣?”陳三的關注點不同,他問出了一個問題。
“自然不一樣,不同人感悟大道碑自然有不同的感悟,不過白石溪之前的大道碑文的感悟皆差不多,俱是一些對大道規則的理解。”唐十一解釋。
大道規則的理解,作為修行者而言,這不過是最為簡單的事情,故而,白石溪之前的大道碑文的感悟無論是誰在感悟,都沒有任何的區別。
“柯園存在山河天下這麼多年,這麼多人在白石溪之前的大道碑文的感悟,便沒有出現過特例?”陳三頗有些意外。
即便是一些普通大道規則的感悟,那麼也應該有些不同的際遇。
“自然有特例!”唐十一肯定的開口道:“上個時代‘仙道劍’三人組的太白子在感悟白石溪之前的大道碑文時,有了特例,那時候驚動了整座山河!”
“太白子看到了什麼?”陳三眉頭一挑。
唐十一搖了搖頭道:“沒有誰清楚太白子到底看到了什麼,在山河間只是有一個關於太白子在聞道碑前的傳言而已。”
“傳言?是一則什麼樣的傳言?”陳三詢問。
“那則傳言是說太白子在聞道碑前感悟時,看到了一柄橫亙在天地中央的劍!”唐十一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