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座大道之峰,高逾四萬八千丈,似太古神山亙古長存,暴露在四人的視線中。
層巒疊嶂,雲波煙霞,厚重雲層依附在大道之峰山體上,青冥浩蕩不見底,峰頂視野不可見。
雲層之上不可見,雲層之下,層巒疊嶂間,沿山體走勢,五座涼亭纏繞蜿蜒而上。
涼亭不一般。一座涼亭代表了一塊大道神碑。
值得讓人意外的是,涼亭內並非三三兩兩的人流,而是人潮洶湧,每一座涼亭內,俱有諸多人物或坐或立圍繞在涼亭內的大道神碑。
身處在涼亭內的他們,有人看向大道神碑時,目光虔誠,完全沉溺在其中,彷彿整個世間再無其他,唯有他一人一碑的存在。
亦有人突兀大笑,似是有感,如同一個瘋子,更有人始終盯著碑文如同魔怔,再也沒有把目光轉移到其他地方。
“柯園每隔二十年開啟一次,能夠進入柯園的尚且只有百人,眼下這種情況怎麼會有這麼多人?”陳三開口,依照他的觀察,僅僅是匯聚在大道之峰,雲層之下的五座涼亭內,便已然超越了這個數目。
更遑論偌大的柯園中,還有其他並未在涼亭內感悟大道碑的人物。
林林總總,已然超越數倍。
“因為他們都是失敗者,或者說是自甘墮落者!”唐十一開口。
“失敗者?自甘墮落者?”陳三不解。
進入柯園者,俱是山河天驕人物,修行天賦非凡,又怎麼會被冠以這個稱呼。
“世人皆知,柯園中機緣造化驚人,便是大道之峰上的八十一塊碑文,便對世人充滿了無盡的誘惑,有天驕進入柯園,迫不及待感悟破解碑文,妄圖得到碑文中的大秘,可是,大道碑誘惑極大,一些天驕由此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最終不願離去,選擇終其一生都留在柯園中,久而久之,柯園中的人數便由此多了起來。”
唐十一指著柯園內那些鬚髮發白的老人繼續道:“他們!便是深陷大道碑文中的不甘心者,在柯園中被稱為觀碑者,為了破解大道碑文中的大秘,耗費了一生的時光,曾經的他們,是這座山河天下的天驕,此刻,不過是柯園中的失敗者。”
陳三頗有些感嘆道:“人生如逆旅,光陰不過百代,為了破解柯園中的大道碑,耗盡一生,這樣的事情也不知道值不值得。”
唐十一目光遊離在柯園中那些鬚髮發白的老人身上,這些觀碑者的目光中始終流露出熾盛的光芒,似是對碑文有了全新的感悟。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唐十一開口。
“確實!”陳三恍然大悟,似夢方醒。
觀碑者終其一生留在柯園中,竭盡全力,耗盡所能,為了破解大道碑文,想要了解柯園中的大秘。
在他人看來,耗盡一生不得成就,一生止步於此,這樣的事情自然得不償失,可是,對於他們自身而言,卻極有可能是一生追求的事情。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子非吾焉知吾之樂。
對於觀碑者而言,旁人自然無法知道他們的快樂。
陳三微眯著眼睛,盯著大道之峰上的第一座涼亭,第一座涼亭,第一塊大道碑文——聞道碑。
聞道碑,柯園八十一塊碑文的起始,饒是如此,聞道碑的周圍依舊匯聚了諸多的人物,在靜心參悟聞道碑文。
“柯園中的大道碑,到底是怎樣的碑文?”陳三開口。
“關於柯園中的大道碑中有諸多說法,說法不一。”唐十一開口。
八十一塊大道碑中蘊含長生不朽的秘密。
八十一塊大道碑中蘊含劍修的秘密。
八十一塊大道碑中蘊含這方天地的秘密。
諸多傳聞,鮮有人能夠知曉,因為蘊含這所有一切秘密的大道碑,是柯園中的最後一塊大道碑文。
大秘隱藏在最後一塊碑文中,能夠清楚洞悉的整座山河只有幾人而已。
“這些說法,恐怕沒有一個得到證實吧!”一旁的姜墒開口,有關於柯園大道碑的說法,無論是在山河天下,還是妖族天下都有在流傳,但是從未有人證實過。
這怎麼證實?
世間能夠看到最後一塊大道碑的,是山河天下的至高,是那位六千年前劍道第一人的柯太初。
這兩人即便知道了柯園中的大秘,也不會輕易說出來。
“親身見一見不就知道了?若是足夠幸運說不定,最後一塊大道碑被破解了呢?”對於那些猜測的說法,落落頗有些譏諷。
準備前往動身聞道碑之際,一道癲狂大笑聲,自聞道碑前傳出來,緊接著,一位披頭散髮的老人從涼亭內衝出來,雙目猩紅,神智不清,見人便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