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周喬再次來到縣人民醫院上班了。
因為,那名渾身壓瘡的患者,昨天周喬來查過房,跟蹤了一下治療進度,差不多可以進行第二期修復手術了。
周喬不打算自己一個人做,因為,他過來合作交流,是有帶教任務的。
拿了那麼多錢,雖然是自己憑本事掙的,但總歸要教點東西。
而這個病案,簡直匯總了幾乎所有的壓瘡病情,堪稱教科書式的“壓瘡博物館”。罕見的同時,也相當“珍貴”。
這個患者是很可憐,可是,他卻不知道,他這種情況,是非常好非常好的教案。
從辯證的角度看,這何嘗不是他活著的另外一種價值體現?所以,沒有一無是處的人。
周喬跟鄭院長申請了,能不能給這名患者減免一點醫藥費,因為,他家裡太困難了,然後,又能作為“教材”,也算是對醫學有貢獻。
“這大過年的,既然周醫生你開口了,沒得說,我來想辦法!”鄭院長很豪爽地答應。
周喬本來想著,如果鄭院長為難,那他自己就出點錢,算是做慈善。但既然鄭院長拍胸膛了,也就算了。能官方解決的,自然是官方解決。
“通知一下胃腸外科、面板科、骨科、麻醉科,讓他們派人過來,我們在大會議室做個多學科會診。”周喬對普外科主任說道。
“好嘞。”普外科主任當即打電話。
很快,各個科室主任就帶著下屬精銳奔赴了過來。
周喬召開多學科會診,主要內容就是商討病情,講解手術方案。
實際上,基本上是他一個人講,然後回答與會者的一些提問。
周喬講得很細緻,接下來會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有哪些注意事項,哪些細節需要大家分工合作……
而大家也提了許多問題,周喬都給了令他們滿意的答覆。
透過這番交流,在場的科室主任和醫生們都暗暗點頭。因為,他們技術雖然不行,但是識貨。
尤其是胃腸外科的孫主任,心中嘖嘖稱奇,心說我原本以為周醫生過來合作交流,是和心臟外科打交道多,沒想到,連我們胃腸外科的手術都懂。
“周醫生知識好淵博啊。這麼刁鑽的問題,都能給出如此清新脫俗,令人眼睛一亮的答覆。”
“聽周醫生這麼一講,那個患者那麼嚴重的病情,似乎也不是搞不定!太NB了!”
“周醫生這化整為零、各個擊破的手術方案真是精妙。他年紀輕輕,怎麼就懂這麼多?只能說天才就是天才!”
“我去,美國人的醫術真有這麼先進?周醫生才在國外幾年,就如此NB了?光是聽他講病情,就感覺獲益匪淺啊!”
有醫生心中狐疑,其實,他不知道,美國那邊的醫生也跟他一樣的想法。美國醫生心說,中國人的醫術有這麼先進?隨便過來一個小夥子就這麼NB?
殊不知,純粹是周喬自己厲害罷了!
天天賣力耕耘,能不厲害麼?
多學科會診結束,手術開始。
至於患者的術前準備,昨天晚上就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