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0章 做個好事,把工作給搞定了

中醫坐堂,病人對坐,望聞問切,藥到病除。

中醫坐堂的第一人,應該是東漢名醫張仲景。

東漢末年,天下板蕩。大軍過後,必有凶年。

當年張仲景為長沙太守,又因精通醫術,懸壺濟世,所以經常有百姓到公堂之上找他看病。

當然,這是有時代原因的,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他們治病。

醫學需要實踐,不實踐,醫術就得不到提高。

所以張仲景就想了個法子,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們進來,他端端正正坐在公堂之上,挨個為民眾診治。

這就是“坐堂行醫”的典故。

所以後人就將中醫看病賣中藥的地方稱之為“堂”。

中醫不僅有歷史,更有情懷。

傳承至今,最為知名的當然是兩大堂:“北有同仁堂,南有慶餘堂。”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比如四百年不倒的“陳李濟”。GD有三寶:陳皮、老薑、禾杆草,而最出名的陳皮就出自“陳李濟”。

陳皮原料以新會柑皮最佳,每年冬柑收穫,“陳李濟”必定派人前去採購。回來後按收購年限分類放置,於木樓之上進行加工,如此才能成就質量上好的陳皮。

又如“忠義之店葉開泰”。“葉家藥鋪開業,只圖國泰民安。”葉氏家族最著名便是兩廣總督葉名琛,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軍擄去,不堪受辱服藥自殺,保持了民族氣節,這也為葉開泰大大贏得了聲譽。

其它還有桐君閣、世一堂、敬修堂等等,能傳承下來的,都各有特色。

胡慶餘堂名醫館。

許大夫正在給病人診治,楊雪俊則穿著白大褂在旁觀摩。

寬鬆的白大褂,雖然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裝,但是“要想俏,一身孝”,配上楊雪俊面若桃花的顏值,反而讓她更加嬌豔動人。

外面,還有許多病人慕名前來,正在排隊。許大夫的掛號費可不低,三百多一位,而且需要提前一週預約。手快有,手慢無。

忽然,兩名警察帶著人上來了,外面的病人都是一愣。咋啦?這裡誰犯事了?

然後,警察過來,客氣地敲門,領頭的那名年紀大的警察高聲詢問:“請問許大夫在嗎?我們是清波派出所的。”

“請進。”許大夫語氣淡然,不慌不忙。她平生不做虧心事。

而且,她昨晚也是看過新聞的,以她的經驗,也隱約猜到了。

果然,警察將診室的門推開,先是跟許大夫打招呼,笑著道:“許大夫,我們找您的小徒弟有點事。”

然後,眼神就落在了邊上的楊雪俊身上,深深看了一眼,確認了,沒錯,就是這個小丫頭。

那名領頭的警察立馬一指楊雪俊,回頭衝後面的一名四十多歲的男子說道:“喏,就是這位小醫生,我們幫你找到人了,你要感謝就感謝她!”

那名四十多歲的男子立馬過來,撲通一聲跪下,將楊雪俊嚇了一大跳。

“啊,您別這樣,請起請起。”楊雪俊也猜到了什麼事,早上來上班的時候,許大夫還問她昨天那事兒。

本著做好事不留名的原則,她當時並沒有留下姓名或聯絡方式,沒想到,警察這麼快就找上門來了。

不過,在中國,不管你是幹壞事,還是做好事,只要警察想找伱,分分鐘就能找到。尤其是像楊雪俊這樣,每天上班下班,軌跡比較固定的。

她租房子籤租房協議,辦居住證,車輛的行駛證、駕駛證,包括手機號,之前過來看病、拿藥,都是實名制。杭城街頭大街小巷,又都是攝像頭,警察真要找一個人,真的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謝謝你救我奶奶。”中年男子自然不肯起,恭恭敬敬磕了三個響頭,這才起身。

“這個……我昨天也就是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楊雪俊十分謙虛地說道。

警察笑道:“可不是綿薄之力。老太太被送去醫院之後,專家們都說救得好。小小年紀,醫術精湛,不愧是許大夫的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