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5章 驚喜小寶箱

“我兒子是6歲的時候檢查出來有心臟病的,當時,醫生聽了他的心臟後,覺得情況不對,建議我們去做一個心超檢查。”

“於是我們就去了,然後,噩夢就開始了。”患兒的母親輕嘆一聲。

鳶尾花診所,周喬診室中,周喬帶著格蕾絲,一起傾聽患兒媽媽的講述。至於千葉奈奈子,有其他事情在忙,暫時來不了。

不過,這個病例比較特殊,事後周喬會將千葉奈奈子拉進來,一起進行參詳。

大家共同進步才是真的進步。

周喬一邊聽患兒媽媽講述,一邊翻看他們帶來的檢查報告。

以前的和最新的都有,顯示了疾病的進展情況,還有用藥史,頗具參考價值。

心超報告則提示:患兒的室間隔明顯增厚,左室流出道峰值流速1.7M/S。

這是典型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說實話,在剛開始確診時,患兒的父母根本從未聽說過這個疾病,他們聽說過冠心病、心肌炎、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病等,這個什麼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真的不是常見的那種,身邊也幾乎沒人得這個病。

所以,知道病情後很有些懵,兒子平時好好的,定期的體檢也沒有異常,怎麼就突然出現這種病了呢?

實際上,是因為一般的體檢套餐中並不包含心超。

心臟超聲不同於普通的B超,無論是檢查費用還是裝置的購置費,都比普通B超要高得多。心超有許多功能,是普通B超無法滿足的。

比如,心超可以顯示血流的方向,不同方向的血流,還具有不同的色彩,此外,還可以測量血流的速度。

透過這些指標的變化,可以判斷是否有心臟瓣膜狹窄、關閉不全,還可以評估心功能的狀況。

另外就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有其特殊性,平時是沒有症狀的。

醫生並不是聖人,體檢也分價位,分專案,不是全知全能。出現漏診誤診,也是常有的事。

即便四年前檢查出來,然後又怎麼樣呢?

病情很複雜,醫生當時跟他們說,手術難度很高,而且沒有手術指徵,建議保守治療。

不過,醫生還說了,雖然這種病平時基本沒有症狀,但是,一旦發病就是大事,時間久了容易出現心絞痛或心臟驟停。

這就好像一柄懸在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會掉下來。患兒的父母別提有多擔心了。

可以說,整整四年來,沒有一天不是處在這種無助和恐懼之中。

也曾多次去醫院,多家知名醫院諮詢,醫生們均說,考慮到孩子還沒有出現任何不適表現,不具有手術指徵,建議先用藥物治療。

這藥一吃就是四年,可惜,危機並沒有解除啊。

反而,隨著孩子的長大,有時候會出現心絞痛。

儘管心臟驟停還沒有碰到過,但是,一旦碰到,不就是一次生死考驗嗎?

醫生曾經告訴他們,進入青春期後,人體的心臟結構和功能會大大改變,一些風險往往在這個時候出現。

現在孩子已經十歲了,萬一哪天突然“失控”,那簡直……無法想象與承受之重。

患兒的父母不想再冒險了,他們非常想要幫兒子徹底擺脫這個“病魔”。

“周醫生,加州大學醫療中心的專家說你是心臟病領域的頂流,能幫幫我們嗎?求你了!”孩子的母親抹著淚,哀求著說道。

周喬柔聲道:“能幫我儘量幫,我們一定會盡最大努力的。至於手術,雖然風險大,難度高,但並非不能做到。”

格蕾絲在旁邊聽得心驚膽顫,因為,要是換了她來做,多半會失敗。

她出自麻省總醫院心臟中心,也知道這個手術的風險。

不過,她瞭解周喬,這個傢伙往往很“謙虛”,一般這樣說就是有七八分把握,甚至更高。

格蕾絲不由隱隱期待,心中暗暗道:“這臺手術,我一定要全程參與啊,爭取讓周喬多教我一些。”

這種病,以心肌肥厚為特徵,根據左心室流出道有無梗阻,可分為梗阻性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屬於一種遺傳性原發性心肌肥厚,因心肌肌纖維肥厚使心腔變小,主要表現為左心室血流受阻,引起肺淤血,體迴圈灌注不良,最終導致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