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三章 《華夏雜誌社》年會

每年第四季度是所有企業萬眾一心奮勇衝擊年度銷售的季節,也是所有法人和非法人機構進行年度總結和年度計劃的季節。此外,每一年12月到次年的春節之間這段時間則是企業/機構年會的高峰時期,今年也不例外。

尹傑已經收到了厚厚的一疊年會邀請函,她從其中選擇了業務聯絡較緊密的部分,有企業、有媒體,也有事業單位。徵詢了寧先生的意見後, 由她帶領Flora參加其中幾家。

這天一大早,何宇新臨時代職司機,把她送到中國大飯店。在門口和Flora會和後,兩人一起步入酒店,上樓參加《華夏企業家》的“企業領袖年度盛典”。

《華夏企業家》隸屬於經濟管理雜誌社,是中國大陸第一本以“企業家”命名的管理類雜誌。經過35年的積澱,這家雜誌社已經成長為以採編、智庫、社群三大業務為核心、集學習與社交為一體的、具有全國性影響力的企業家聚合平臺。

在此之前,尹傑曾經和這本雜誌的前總編劉東野打過一段時間的交道,並由劉東野幫忙引薦認識了一些知名企業家。兩人之間頗有一點惺惺相惜的意味。劉總編是六十年代生人,身材瘦瘦小小,相貌平凡,卻氣勢堂皇。其經營作風極其大膽進取,在雜誌的經營策略選擇上極富遠見。恰在這個人的手裡,《華夏企業家》從一本讀者寥寥的小雜誌發展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管理類期刊,近十年來一直處於行業領軍地位,即使《財富》、《福布斯》進入中國大陸也無法取代其地位。而他發起建立的《華夏企業傢俱樂部》則把全國各行各業的領軍企業一網打盡,還吸納了眾多成績突出、富有創新性的中小型企業加入,透過各類論壇、線上/線下講座、企業考察、甚至其獨創性的企業家訪談節目——爐邊夜話等等工具,逐步構建了一個企業家群體“傳、幫、帶”、抱團發展、良性迴圈的企業生態系統。因其卓越的影響力,這個俱樂部已經發展成為企業界和智庫界的群英薈萃之地,並得到相關政府機構的重視和扶持。

凡事都有兩面性,政府機關的重視帶給劉東野的並不是什麼積極的結果,相反卻使得這本雜誌一夜之間變成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不久前經濟雜誌社對《華夏企業家》進行了重組,劉總編也“因為個人原因”離開了這家雜誌社。雖說地球離了誰都轉,但這一靈魂人物的黯然離去,毫無疑問將對這本雜誌的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眾人的問題是,影響程度有多嚴重?這次的整合重組會否影響到這本雜誌最核心的精神傳承?無數人噓唏之餘都在觀望,離開了劉東野,《華夏企業家》將往何處去?《華夏企業家》還會是那個《華夏企業家》嗎?

尹傑今天身著一件駝色及膝大衣,腳踏SW小羊皮短靴。內穿黑色羊絨套裝,胸前彆著一支極其精巧的銀累絲纏枝蝴蝶,上邊鑲著幾塊小小的綠松石。一隻同款的累金絲的蝴蝶髮卡把她銅棕色的微卷長髮束在腦後。她抬手把額前輕薄的劉海向一側拂去。

她向著上前迎接的工作人員微微頷首,依言把大紅的“嘉賓證”掛到領口。身後的Flora則接過大衣寄存,並拿著裝有會議日程和贊助企業資料的紙袋從側門進入了會場。尹傑按工作人員的要求踏上了紅毯。

是的,走紅毯。

說來這也不算什麼,有誰規定只有娛樂圈的明星可以走紅毯呢?且看今天匯聚一堂的企業家們,無不是各行各業的執牛耳者,說一聲群英璀璨毫不為過,走個紅毯又算得了什麼呢?

作為LS的代表,尹傑坦然踏上紅毯。但她始終保持著對在場企業家們的謙遜。

然而,獨自走在紅毯上,身側的閃光燈隨著“咔嚓咔嚓”按快門的聲音不時閃動,這種感覺確實非常特別。紅毯兩側依次掛放著全國100強優秀企業家的大幅油畫肖像,在他們或嚴肅或溫和或鼓勵的目光注視下走過,尹傑如同這裡所有人一樣興奮且滿懷期許:或許,將來某一天,自己的畫像也會掛到這裡?也會在這裡默默審視著、鼓勵著每一個心懷敬畏走過的後來者?

她微微笑著,用金色的水性筆在紅色簽字牆上花式簽名,然後跟隨導引小姐走入大廳。能容納2000人的大廳中,普通觀眾區已經擠得滿滿當當,嘉賓區也差不多快要坐滿了。

雜誌的新總編嶽紅出任主論壇的主持。這是一個身材修長、短髮、沉靜儒雅的女性。在她出言邀請前任總編劉東野上臺演講時,看著那個依然矯健的瘦小身影走上講臺,臺下掌聲雷動。劉東野講了差不多一刻鐘,無數雙眼睛熱切地注視著他,在他結束致辭即將下臺的時候,從前到後,一排排的企業家不約而同站起身來,為他熱烈鼓掌... ...

尹傑不知道劉東野當時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她想假如自己在此刻獲得這樣的掌聲應該會覺得很值。因為這表示,自己一直以來的努力,已經被那麼多優秀的企業家看到了、認可了、尊重了。

尹傑參加的是其中一個圓桌會議環節。

所謂圓桌會議,就是在主席臺上用多張椅子排成一個半圓。結合論壇主題,主持人可以針對某一位嘉賓提出問題,也可以提出一個問題要求所有嘉賓依次回答。最後,臺下觀眾也可以針對某位嘉賓提出問題並獲得解答。

尹傑參與這個圓桌論壇的主題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經驗得失”。因為是唯一的女性,尹傑受到大家的優待坐中間,左右各有兩位嘉賓,分別是家電巨頭格里芬的副董事長梁喬波總、國家電子集團的徐承龍總、燕京汽車集團研發中心的徐強總工程師,以及來自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高階合夥人約瑟夫.坎貝爾。主持人則是經濟雜誌社的主編洛文光。

圓桌環節中,格里芬的梁總對走出去表現得信心十足,他對自己公司的產品非常自信——透過海外經銷商,格里芬的電磁爐、電飯鍋、微波爐等產品已經銷售到了東南亞地區和中亞地區,與此同時,格里芬為歐洲著名品牌代工生產的產品也已經獲得了歐洲客戶的高度認可。公司有計劃首先到馬來西亞設立銷售公司,接下來會到烏克蘭設立區域代表處。與少壯派的梁總相比,國電集團的徐總則更為謹慎一些,他提出了國電在海外投資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則是海外拓展的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燕京汽車的徐總工對與德法意等國汽車設計公司進行合作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當主持人專門向尹傑提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水土不服的問題時,尹傑進行針對性舉例分析並給出了中肯的建議。她特別強調了S國的低稅率和友好的營商環境,以及S國政府為幫助投資者融入當地環境所實施的一系列措施。尹傑與德勤的約瑟夫早就認識,加之LS與“四大”一貫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兩人配合默契,從不同的角度深入闡述了主持人提出的話題,並回答了參會的企業家觀眾們提出的一系列問題。

主持人宣佈圓桌討論環節結束的時候,臺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尹傑臉色微紅,含笑看向臺下,發現茶歇時認識的一位企業家也在努力鼓掌。她微微頷首,記得這位企業家是上海一家工具廠的廠長。

會議結束後,尹傑謝絕了參加晚宴和頒獎晚會的邀約。

在回家途中,她回憶起先前見到的那家上海工具企業的情況。近年來受到全球化浪潮的衝擊,大量海外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這家企業的經營狀況日趨下滑。華夏企業家的年會慶典費用不菲,這位憂心忡忡的企業家花錢購票入場,目的就是想親耳聽聽行業領頭羊們對市場發展趨勢的看法,期望能因此獲得新的發展思路... ...

她心裡不由感慨,公司意味著什麼?

對員工而言,公司意味著養家餬口的收入,意味著遮蔽外界風浪的港灣,意味著心有所屬的精神家園;對國家而言,企業意味著稅收,意味著就業,意味著經濟可持續發展;對於社會,企業意味著財富,意味著責任,意味著公益事業,還意味著索取與回報之間的生生不息。

世人都津津樂道於企業家們光鮮亮麗的一面,收入高、地位高。可一旦經營出現問題,所有的矛頭也都會直接指向企業家。可誰能真正體驗他們身負的重責?在企業流動資金匱乏時,在同時面臨著海外競爭對手的強力壓制和地方小型企業的仿製追擊時,在經濟環境發生不利變化時,他們輾轉反側夙夜難眠又有誰能夠看到?他們千方百計尋找出路的惶然與挫折有誰能夠體會?

尹傑曾經拜訪過一位深圳的企業家,年僅四十就華髮滿頭。休閒時間閒聊的時候,對方坦言其努力的初衷只是“不能讓跟隨自己的人失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