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尹傑忙著專案維護和與Marco就行政事務的交接,她把再次收到的簡歷一股腦兒交給了Flora,囑咐她先做分類,之後把Entecora全部查閱篩選,然後負責第一次面試(“一面”)。
“可是Evita,我沒這方面經驗,不知道該怎麼做啊?”Flora有點無措,但語氣中也有著小小的雀躍。
“啊,篩選簡歷以後就是你的活兒了。不難的,我來教你。”尹傑隨意拿了3份簡歷,開始現身說法。
“首先,不能在每份簡歷都花太多時間,你要記住自己的時間很寶貴。”Flora的眼睛刷一下就亮了。她一直都期待著有一天能從尹傑口中聽到這句話。
尹傑笑了笑,肯定地對她說:
“那麼長時間的鍛鍊後,你對LS工作已經非常瞭解,完全可以嘗試開始專案管理了。專案管理管的是什麼?重點就是人力物力的有效分配。人力的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管理。”
Flora乖乖點頭。
“從招聘者的角度來看簡歷,進行初步篩選是有一個時間規律,我們稱之為‘5210’定律。”尹傑細細地向Flora介紹起來。
首先,“5秒鐘”初閱簡歷。這看的是簡歷的“第一印象”,看它是否乾淨整潔。畢竟,無論應聘者如何才高八斗,也得首先透過初步篩選之後才能進入主管領導的視線,否則再有才也只能屈身於廢紙簍內。
如同看人一樣,一眼上去舒服了,才能有心情看第二眼、第三眼,才能有衝動想要了解更多。看簡歷也一樣,除非沒得選,否則一眼看去粗糙雜亂的簡歷是肯定會被淘汰掉的。什麼原因呢?舉個例子,一個人打算面試雜誌模特,卻頂著一頭亂髮,不洗臉,身上的衣服也滿是褶皺......,那豈不讓人連看上一眼的耐心都無,有誰會關心她的邋遢背後是不是國色天香?
直白一點,簡歷代表著應聘者的形象。乾淨整潔最低限度會讓看簡歷的人認為應聘者注重個人形象。這樣招聘者才可能接著檢視應聘者的學歷、專業、工作年限、工作經驗是否符合招聘要求,如果符合才會有仔細考慮的必要。
其次,“2分鐘”,初篩結束後招聘者會進行復選,時間一般會控制在2分鐘。
招聘者在複選時會先看應聘者的個人評價,藉此對其進行整體瞭解。如果個人評價的內容能使招聘者對這份簡歷產生興趣,才可能仔細看其它具體內容。
怎麼透過個人評價來篩選呢?
尹傑說:“多寫客觀不寫主觀,多寫例項不寫虛招,優勢、能力清楚羅列,一目瞭然”。
她翻開了手頭三份簡歷示意。
第一份簡歷的個人評價寫的是“我是一名踏實肯幹的管理專家,有能力幫助貴公司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開支。”尹傑直接就把這份簡歷放到“放棄”一類裡去。
“為什麼呢?”她自問自答“很簡單,我完全無法從這份個人評價中看出這個人對TH中國的價值。這是典型的‘口說無憑’。她至少得列舉一些成績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吧!比如‘曾做過***工作,促使公司員工的工作效率提升20%,同時有效降低了***的用人成本。’至少能說明她參加過相關工作,至於資料是不是真實我們可以透過簡歷其它內容來印證,也可以透過面試來判斷。”
她拿起了第二份簡歷。
這份簡歷的個人評價寫的是“我在校熱愛祖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樂於助人,是老師的好幫手,同學的好朋友。”尹傑再次把它放進了“放棄”一類。
“為什麼呢?”她問Flora。
“口號太多,沒有實在東西。”Flora答道。
“沒錯,這種口號式的自我評價完全無法獲得招聘者的好感,因為從中完全看不出任何優點,反而明明白白地展示了她的缺點——應屆畢業生,經驗為零,而且她對自己的優勢毫無認知。這種簡歷完全沒有繼續看的必要。”
第三份簡歷的個人評價寫的是“本人英語流利,經考試獲得商務英語資格證書,多次隨公司領匯出訪歐美國家,並在系列商務談判中擔任主要翻譯。”
尹傑點點頭,把這一段指給Flora看。她說:“這聽起來就比較靠譜了。我們要招的恰好就是專案助理,要求語言實戰能力強,並且具有一定的商務經驗,所以我們可以看下去,這就是‘5210’的‘10’了。”
兩人繼續看了下去,發現這份簡歷中自身能力、經驗、優勢,羅列得非常清楚,且基本符合這個職位的需求。她把這份簡歷放到了“約見”資料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