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的旭日,高懸頭頂。
一座看上去富麗堂皇的大宅子門前,坐著一個黝黑少年,少年肩頭蹲坐一隻猴子。
一滴汗,滴落在地面上,很快就無影無蹤。被烈日蒸發。
方才在街道上,胡蠻兒打聽到,長安城中有一大戶人家,姓蘇。往上數三代,都是米商。但也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實際上,蘇家最大的產業,是販賣私鹽。這也是長安城家喻戶曉的事情。
要知道,鹽這東西朝廷是不允許私人販賣的,若是被朝廷查實嘍,那可是要掉腦袋的。但耐不住人家在朝廷有人照扶,所以一直都是半明半暗的這麼賣,經過幾代人的操持,竟然讓蘇家成了長安城中最大戶的人家。
據說其實朝廷也清楚蘇家的所作所為,只不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可見蘇家在朝廷的靠山不會是位簡單官員。
不過有一點還是值得一提的。雖說是蘇家家大業大,又做些違法的買賣,但是其實蘇老爺人特別的好,是這長安城有名的大善人,不單單是為人和氣,更是樂善好施,幾乎每隔幾天就會命人在城門處施粥給逃難而來的難民。而且逢年過節更是將自己所有鋪中的米麵,低價售賣給窮苦人家。
當然了,人家蘇家也不指望這個賺錢嘛。
總而言之,在外人百姓眼中,蘇老爺絕對是一個大好人。
但是有些苦不足外人所道也。
蘇家老爺生有三子,大兒子隨了蘇家老爺的性子,為人和善,飽讀聖賢,且極富經商頭腦,而且已然成親生子,極受蘇老爺器重。平時也都是他幫著老爺子打理這諾大的家業。
而二兒子呢,卻整日遊手好閒,無惡不做,整日出沒風花雪月之地,手下養著一群綠林中人,以及一群惡丁,打手。
平日裡好做一些遭人唾罵的荒唐事,今兒個搶個姑娘,趕明兒又去調戲哪家戲子。
可謂是到了臭名昭著,人見人恨的地步。
就連老爺子都對這個不爭氣的兒子無可奈何,打又打不動,罵又不頂用。好在自己家大業大,可以拿錢來彌補那些被自己兒子禍害的人家。
一物降一物,像老二這般惡人也有怕的人,那便是他的三弟。
蘇老爺的三兒子,年齡不大,也就十五六歲,不愛文,只愛武,一心鑽研武道一途,而且在這方面還頗有根骨。
這蘇老爺,也不是那不開明的人,見兒子喜武刀弄棒,倒也支援,於是請了許多江湖上還算小有名氣的小宗師,教他,別說倒也練就了一身本事,以及俠肝義膽。
這老三啊平日裡尤其看不慣二哥的作為,時常出手教訓二哥,並且下手極重,經常是打的二哥鼻青臉腫,連蘇老爺子都心疼不已。
所以老二身邊才會養那麼一幫人,其實呀,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防著自己這個三弟。
可惜呀,防不住,只不過是多了幾個被揍的人罷了。
後來啊,這三小子覺得自己武之一途再無長進,需要出門歷練,尋找晉升契機,於是隻身一人闖蕩江湖去了只是給蘇老爺留下了一封信。
蘇老爺一著急,就病倒了。而且這一病就病了許久。
就在一個半月之前,長安城突然傳出了蘇老爺病故的訊息,惹的那些受過蘇老爺恩惠的人,紛紛落淚,都說好人不長命。老天不開眼。
蘇老爺臨死前,將所有的家業全部交到了大兒子手上,沒有給二兒子留下一分一厘。其實蘇老爺這麼做是對的,也是錯的。
對,那是因為如果真的交到二兒子手中,那諾大的蘇家將會在其手中敗落,而且名聲定然會被搞臭。
不過蘇老爺還是不太瞭解二兒子的秉性。
現在老爺子死了,唯一能壓制老二的三弟也走了,這讓老二如同那失去牢籠的猛虎,肆意妄為,變本加厲。
再加上本身就不滿老爺子作出的安排,於是在蘇老爺頭七還沒過完之時,便糾集起手下,闖進了自己哥哥的院子。
並且犯下了不可饒恕的事情。
讓人將自己的哥哥打成了重傷,並將其大哥與侄子一同趕出了蘇府。只留下了他的大嫂,當天夜裡,強行侮辱了她。
因為實在覺得羞愧難當,其大嫂趁其走後,穿上紅衣,吊死在了房梁之上,因為她堅信,帶著怨氣穿著紅衣死去,將會化身厲鬼回來復仇。
果不其然,打那天起,蘇府便時常會發生一些奇怪事情,比如夜裡有下人起夜,會聽到女子的哭聲,又或者,蘇府豢養的一些小動物會莫名其妙被人掏去了心臟,之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