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搖頭:“周鷹將軍固然是一代名將,但他不是王除,衣樂,蕭存離,更不是玉修……敵軍統帥能奇襲趙都成功,必是一代帥才,豈會沒有應對手段?老臣以為,憑武力奪回趙都,已無可能。”
聞言,趙少帝暗暗握拳,話音中,帶了一絲焦急道:“那麼,國老可有良策?”
老者看著場間棋局,悠悠道:“局面雖壞了些,但挽救之法,自然還是有的。”
“嗯?國老已經看出睥睨?”趙少帝微微吃了一驚,雖然知道這位老者是大趙先帝留給他“最寶貴的遺產”,但他怎麼也沒想到,得到趙都淪陷的情報才不久,此人就已經想出了挽救之法?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老臣蒙受先帝重恩,值此國難,自然殫精為國。”
聞聲,趙少帝肅容道:“朕洗耳恭聽。”
“當今局勢,雖壞,但我軍絕不可混亂行事,蹉跎延誤……”老者的目光落在棋盤北邊,悠悠道,“此番征伐唐國,舉世矚目,戰到此刻,唐寇已是山窮水盡,至多再來一次大戰,便可盡收唐地,若能鯨吞北唐……國土上的損失,當可有所挽回,否則,現在揮軍回師,極可能遭遇兩面夾擊,必敗!”
趙少帝面露一絲不悅:“國老的意思是要朕放棄東南全境?”
“存人失地,地終可得,存地失人,人地兩失……”老者說道,“趙都淪陷,東南境必軍無戰心,兼之門戶已開,戰線極長,我軍再在此地糾纏,殊為不智……與其如此,不如先集中兵力,徹底滅唐,除此北疆之患!為我大趙未來的戰略,開啟局面。”
說著,他攤開一張地形圖,指著上頭的‘唐’字說道:“唐寇佔據北疆烏水,隨時可渡江襲我大趙,若不徹底驅除,每年大趙都會為之掣肘,難以分出力量,爭霸神州……故而,現今戰局既定,便決不能給唐寇死灰復燃的機會!”
“再者,東南雖好,卻無險可守,等到北疆平定,滅魔之後,我大趙出二十萬大軍就可橫掃東南,屆時,如果周兵迎戰,以東南為主戰場,那麼……優勢反而會在我們這邊。而如果周兵退卻,我大趙光復東南,更不過是朝夕之事。”
趙少帝聞言漸漸收斂了神色,敬佩道:“國老果真眼光毒辣,但東南扼住大軍糧道咽喉……”
“此事可以雙管齊下。”趙少帝的疑問沒有給此人帶來一絲困難,他有條不紊地說道,“一來,可與周朝協商——值此關鍵時期,周朝絕不願與我軍決戰,只要我們擺出玉石俱焚的姿態,他們,多半會退讓,畢竟,已得富饒東南,也該餵飽這群野狼了。”
“二來,趙都淪陷之事還算隱蔽,也太過離奇,完全可以‘做成’謠言,隱瞞下來,強行攻唐!”老者說道,“老臣已經算過,軍中存糧還可維持半月光景,若是採取以戰養戰之法,納唐境入趙,應有很大把握。”
“此事最難的,還是在趙都。”
老者說到此處,悠悠一嘆:“趙都畢竟是我大趙新都,要被敵軍久佔,必會對陛下造成極壞影響……此事,老臣已在謀劃,策略未全,就先不說與陛下聽了……不過請陛下放心,來而不往非禮也,周軍敢如此犯我大趙,此事,決不能算完!”
聞聲,趙少帝如釋重負,讚歎道:“幸虧有國老在朕身邊,否則這場難關,還真是麻煩……”
“老臣不敢,陛下謬讚。”老者拱手謙虛,兩人再說了幾句後,就見趙少帝霍然起身,踱步片刻,眼眸中突然露出一抹濃厚的殺意,重重說道:“國老,那個奇襲大趙者,是誰?此人敢破我城池,奪我寵妃,此朕之辱也!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朕要他……死無葬身之地!”
聞聲,老者很能理解,他沉默片刻,便是說道:“據老臣得到的多方密報,可斷定此人,多半是周朝紫衣侯楚仲易之子,楚天簫。”
“……楚天簫?居然還是個少年?”
聞聲,趙少帝卻是笑了,笑得極其陰冷,充滿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