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7章

納兒婦貽羞兒孫輩

殺皇孫疑案千萬重

乾隆二十一年正月,因額附科爾沁親王色布騰巴勒珠爾貽誤軍機,被褫爵禁錮。喀爾喀親王額琳沁多爾濟以疏縱阿睦爾撒納,處斬。所謂“額附”,即皇家女婿,額附褫爵禁錮,親王處斬,太后受此剌激,心中鬱鬱不樂。二月辛亥,皇帝欲奉太后再次巡幸山東,去祭孔廟、孔林,太后也未成行。

正要啟鑾去山東時,因獲策楞奏報:被額琳沁多爾濟親王放走的叛逆阿睦爾撒納已經捕獲,乾隆臨時改變路線先去謁泰陵。

甲寅,乾隆謁泰陵。免直隸、山東所經過州縣額賦十分之三,歉收地方十分之五,以收買人心。乙卯,御駕抵達山東,詣孔林。免山東海豐等三縣潮災額賦。壬辰,賑山東蘭山等州縣水災。

三月己巳朔,聖駕至曲阜,謁先師孔子廟。庚午,釋奠禮成。謁孔林、少昊陵、元聖周公廟。免曲阜丁丑年賦額,賑山東鄒縣等十七州縣衛水災。

月底,啟駕回鑾。

這日龍輿行到涿州地方,聖駕剛欲過去,忽有一個老僧人手攜幼童,跪伏道旁,攔住鑾輿說道:

“皇上,草民有冤情申告!”

侍駕的軍機大臣阿桂,竊以為有歹徒化裝成和尚行剌皇上,立即跳下馬來。斯時,十幾名御前侍衛已把老和尚團團圍住。鑾輿已被迫停下,阿桂厲聲問:

“跪者何人,難道不知驚了駕是死罪嗎?”

“草民乃一衰老之僧人,何以驚駕?”老和尚知道前來問話的,一定是皇帝跟前的大官,便叩頭說,“老僧要將一皇室龍子歸還皇上。”

“胡說八道!”阿桂上前提起老和尚,惡狠狠地道,“皇族龍子全在紫禁城,你何來龍子歸還?”

這時,乾隆挑開簾子問:

“什麼事?”

老和尚抬頭一看,那皇輿上的乾隆帝,大約有了五十歲年紀,已是兩鬢斑白。他擺脫阿桂,將身邊一個七八歲的幼童往前面一推,大聲說道:

“皇上,這幼童乃是聖上之孫――散失民間多年的多羅履端郡王。”

“噢?”乾隆猛地一怔,仔細打量那個長得瘦弱,但多少有點像他的血脈的幼童,詰問道,“你怎麼知道是多羅履端郡王,有何根據?”

“根據就是老僧。”

“此話怎講?”

“是老僧當年從四阿哥側福晉手中,親手接過這個可憐的孩子,這就是證據。”

乾隆聞言大為驚異,即命將二人帶回京師,細加研詢,再為定奪。乾隆當時為何不察奪其真偽,居然就將個來歷不明的幼童帶往京中去呢?

原來其中還有一段喪敗人倫,滅絕人道的歷史,說起來真個令人不勝浩嘆!

乾隆第四子名喚永成,封多羅履端郡王。永成有兩個側福晉,一個喚杜娘,生得貌美若仙,深得永成之寵,但性情妒忌而且異常潑悍,永成很有些怕她。一個出身小家碧玉,喚環芝,雖然年輕,不為永成所愛,偏忽然懷起孕來。那個寵姬杜娘,因為自已無子,心中不勝妒忌,要想暗裡謀害。

卻巧有個番僧與永成相交甚深,自言精於相術,永成叫他相看二姬何人命中有子,番僧相畢說道:

“那個年輕的福晉必生貴子。”

永成甚信其言,又知果已懷孕,知寵姬十分妒悍,恐有不測,便重賞婢媼,命他們小心保護。

那寵姬雖欲謀害,一時不能下手。到得生產之時,適值永成奉旨出差,寵姬乘著這個機會,即令心腹婢女將新生之兒奪了過來,要她勒死棄之於野。

那個番僧忽然到來,重賄婢女,暗將小兒抱去,便把拋棄荒郊的話回報明白。杜娘棄兒之後,假言新生之兒因為出痘夭殤,永成歸來雖然微聞其事,只因畏懼杜娘,不敢追問。那個年輕之姬環芝,日夜哭泣思念兒子,不久也就病死了。

一日永成入侍宮中,乾隆忽地憶及痘殤之孫,當即詢問永成,永成奏道:

“其時臣兒因差事遠出,須問杜娘方知其事。”

乾隆就召杜娘究問,及至杜娘前來,見兒媳生得丰容妍麗,美貌無比。乾隆暗暗詫異道:“此女相貌竟與香妃一般無二,朕當留之宮中以補其缺。”

當下問生子之事,杜娘口若懸河,推託淨盡,乾隆深喜他能言善辨,留她在宮之念愈加決絕。想了想,就令太監向永成傳話道:

“杜娘多才善解人意,朕欲使她入宮侍候太后,必能博取歡心。”

永成哪敢違旨?只得忍痛割愛,將寵姬留在宮中。乾隆使她居住圓明園綠天深處,永遠不令出外,後來竟封為宏妃,深得乾隆的寵幸。

永成既悲喪子,又失寵姬,鬱鬱不樂。乾隆知道他心懷怨望,勃然大怒。吩咐內監用毒藥暗入飲食裡面,將永成毒死,只說暴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