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李隆基都想罵曹操了,你比我不要臉多了!
我特麼的還是跟你學的。
結果把我自己都給帶偏了。
有時候我都痛恨自己,身上有你一身的臭毛病。
不過當李隆基在看到楊玉環的時候,他就想說一句:曹操這愛好,真香!
……………………
崇禎此刻就像一個好學的小學生,努力的吸收著這些大佬的知識,這可是真材實學!
不像那些文臣,總是忽悠他,都什麼之乎者也,講什麼仁孝禮善!
這才是真真正正可以用來治國的學問。
自掛東南枝:
“那,這麼說,僅僅是從李隆基的制度,就可以推斷出李隆基的吏治腐敗。”
“那豈不是說,也可以靠著李隆基的制度,就能解釋李隆基的經濟為什麼不行?”
“這是不是太誇張了?”
“我跟大佬的差距有這麼大嗎?”
………………
楊廣,李淵等人滿意的點點頭,這孩子真是好學!
人雖然蠢萌了點,但這份好學之心,那還是討人喜歡的,這要是給自己來培養,說不定還能培養出一個不錯的君王來。
此刻的楊廣等人就起了指點之心,順便也噴一噴李隆基。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那是肯定的!”
“一個王朝的經濟該怎麼走,一半是取決於這個王朝基礎的生產力,另一方面就要取決於王朝的宏觀經濟政策。”
“生產力那是客觀因素,受到時代,科技,文化,等等客觀因素的制約。”
“但是宏觀經濟政策那是可以主動調控的。”
“所以一個王朝的經濟是否好,大機率還是要取決於經濟政策!”
“如果經濟政策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那就會迎來一波經濟迅猛的爆發期。”
“如果王朝的經濟政策在不斷制約生產力的發展,那隻會迎來經濟的停滯或者倒退,造成大量的經濟問題。”
“李隆基之所以成了吃不飽的天子,之後更是為了財富,把罪惡的手伸向了底層百姓,那就在於他找了一群完全不懂經濟的人,幫他制定宏觀經濟政策。”
“一群外行制定規則,那怎麼可能有好的結果呢?”
……………………
李隆基此刻就不服了,我這麼差勁嗎?
長生殿主李三郎:
“這都是在胡說八道,李隆基之所以經濟不行,那全是武則天時期留下的爛攤子。”
“從武則天時期開始,逃戶的人數越來越多,這才致使李隆基時期收不上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