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章 巡撫青目(下)

李保兒回道:“尚未曾取得,只有一小字‘保兒’備人稱呼。”

金巡撫道:“如此,我便取一字與你如何?”

李保兒受寵若驚,拜道:“承蒙大人垂目,學生榮幸之至。”

金巡撫道:“《詩經·大雅》雲:‘無然歆羨。’便依此取一字為‘羨之’可否?”

李保兒再拜道:“全聽大人之賜。”自此,以字“羨之”行。

金巡撫命羨之起身,仍舊坐了。待他坐定,便拿出他之前所寫文稿,一句句地點評起來,各處好與不好,俱細細地講解到了。羨之也一一拜領。講過之後,羨之自覺獲益匪淺,再拜謝了。

然後,金巡撫又同李羨之談了些先秦文章、唐宋詩詞、老莊百家的學問。那李羨之自幼隨著楊先生學得淨是《朱子》、“八股”,金巡撫談的這些雖略有涉及,但卻淺薄得很,因此常常答不及問,甚是慚愧。

眼見已是過午時分,門子又報兵備道臺大人前來求見,上覆籌措軍糧之事。李羨之如獲重釋,起身拜辭。

金巡撫因有事,便隨其便,臨別時,對羨之道:“當今天子重‘八股’,但其終不過只是進身之道而已,若要想有真才學,還需多讀一些百家經典才是。”

李羨之道:“學生謹記大人教誨。”說罷,拜辭出門,往偏廳來。

這時,賀泰安引著求見的官員同去與金巡撫談公事去了,只剩了李明善一人在。父子見面,李羨之將金巡撫這一番抬舉的舉動說了一遍。

李明善聽了,自然不勝歡喜,道:“巡撫大人如此賞識你,便是咱李家幾世也修不來的福分,你自當好生努力,切莫辜負了大人一番好心。”說完,父子兩人離了署衙回府去了。

次日一早,李明善方才要吃早飯,門子來報有公人持著巡撫大人手條來訪。

李明善慌忙撇下碗筷,引著李管家出了幾重大門來迎。出門看時,見一個不相識的文吏打扮的人引著三個快手,押著一輛騾車立在門前。那騾車上五六口箱子卻是眼熟得很——原來正是昨日送到巡撫衙門裡的。

那文吏見有人出來,上前欠了欠身道:“敢問是李老爺不是?”

李明善道:“正是老朽,尊駕是?”

文吏道:“在下乃巡撫大人屬下書辦,奉命來送幾樣東西。”說罷,自懷中取出一份禮單,雙手遞與李明善。

李明善狐疑未定,接過看了,卻是日前他送禮的禮單。拆封細看,見上面每一條下面都由精工小楷批了。幾件文房和酒肉下面都寫了“敬領”,便是收了的;其餘黃、白、玉石等物下都批了“敬謝”,盡數退了回來。

李明善心想:“人傳金巡撫清廉,果是不假,不過好歹收了幾樣,也算給了一分面子。”正想著,抬眼看見眼前這幾口箱子,一時犯了難,不知該如何區處——官家的事,輕了重了都不是。

這時,書辦又道:“李員外送的文房之物巡撫大人已自收用了,酒肉則盡賞了屬下人等。”

又指著騾車上另一口箱子道:“這是巡撫大人特意囑託在下回贈李員外的。”又道:“在下跟著巡撫老爺多年,從未見他收過半片布、一錢銀,此番可是給了您天大的面子了。”

李明善聽了,愈加難為起來,道:“些許微物,怎好再讓大人破費,實在是惶恐得很,不知箱中是何物?”

書辦接道:“巡撫大人說他身無長物,只一箱宋版書收藏多年,今日便做回饋之禮。”

話音方落,李明善吃了一驚,忙道:“人道:‘一頁宋版,一兩黃金’,何況這一箱,必是價值連城,老朽如何敢受?還勞煩尊駕帶了回去還與巡撫大人。”

書辦不耐煩道:“大人吩咐,這是送給令公子的,李員外還是收了吧,免得在下回去吃大人數落。”

李明善不得已,只得暫且收了,想著日後再相機奉還。又對總管李方道:“稱些銀子來,謝賞幾位公人。”

李方領命去了,不久便將了銀子來,書辦賞了三兩,三個差役每人一兩。四人接了銀子,道謝走了。

李明善嗟呀許久,命下人等將箱子盡數抬入府中。時李羨之正在房中,聽得外面吵吵嚷嚷,出門來看,正遇著父親正指揮下人搬著箱子,上前行了個禮問:“父親,何處來的這許多箱子?”

李明善長長嘆了口氣,將金巡撫退還禮物、回贈古籍的事說了一遍。

李羨之聽了亦嗟嘆道:“不想如今倒有如此清廉的官。”

李明善道:“蒙巡撫大人青眼接見,又收了你做學生,這是幾世也修不來的福分,整個榆林城再無第二家,我們本當心存感激,傾心相報。可是如今,大人非但沒有收我們的禮,反而以厚禮相贈,實在令人不安。”

李羨之道:“父親且寬心,好在兒子已拜了巡撫大人為師,日後少不得時常請教,到時尋個時機,帶回去還了便是。”

李明善別無善法,只得點頭從了,嘆惋一番,便自回房去了。李羨之代父親指揮著下人們將一應箱子搬入內庫存好,亦回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