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四座兵營加起來的面積,幾乎是馬林鎮四分之一的規模大小了。
不過隨著各種工廠的殼子,在工程師的忙碌下,也全都快速的修建起來,小鎮的面積正在快速的擴大著。
為此,蔡睿宸也進行了發展規劃,如果將來發展順利,在周圍擁有廣闊平坦土地的馬林鎮,又靠近足夠的淡水水源,將來這裡會成為一座大城市。
現在馬林鎮的發展,一切都將朝著工業傾斜,等將來人口越來越多的時候,才會把工業向外轉移。
至於紅警武器生產單位,蔡睿宸會另外安排,而從中午開始,他都開始在小鎮下面修建圍牆了。
沒錯,就是以消耗十倍的資金,修建地下圍牆。
現在,已經有一段圍牆修建完成了,按照蔡睿宸的計劃,第一道地下圍牆會包圍馬林鎮為中心五公里的地區。
只要這片圍牆修建起來,只要他願意,這片圍牆就會從地底升起,將馬林鎮完全保護起來。
儘管對於現代軍事戰爭來說,圍牆根本就沒有太大的用處,但也不是說一點用都沒有,至少在蔡睿宸看來,這種可以隨時隱蔽的圍牆,可是相當的好用。
只是半徑五公里的圓周長,周長就達到了31.4公里,修建在地下的圍牆,每一百米長就要五千資金。
31400米長的圓形周長,全部都要圍牆包圍起來,就要修建314次圍牆,消耗的資金會達到一百五十七萬。
儘管防禦建築修建工作,不會和建築單位以及其他非防禦類設施有衝突,但314次圍牆的修建工作,也需要差不多一個禮拜的時間。
好在羅馬並不是一天就可以建成的,一百多萬的資金,對於蔡睿宸現在來說,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所以他也不可能不停的修建,否則廢土世界精鐵倉庫中的那庫存一旦消耗完畢,又要面臨資金不足的窘境了。
蔡睿宸的計劃是兩個月內慢慢的修建起來,然後看情況發展工業,推出商品,在有一定盈利之後,在現實空間也修建起礦石精練廠,想辦法購買礦石來回收。
但想要完成這樣的佈局,並不容易,甚至在蔡睿宸計劃中,最少需要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有可能達到。
所以,就目前的發展,還是要腳踏實地為好,而他之所以如此耗費巨資,修建一片長達三十一公里長的地下圍牆。
更主要是為了將來打造地下工業群做準備,很多建築單位都可以修建在地下,而修建在地下的建築單位,就沒有必要去擔心暴露的問題。
該計劃也是為了讓發展合理化,進行鋪墊,否則很多莫名其妙的東西一出現,太扎眼了。
而半徑五公里,佔地面積就可以達到78平方公里,完全可以滿足好幾年的發展了。
現在,蔡睿宸的目光,已經看到了未來兩三年後了,很多計劃也甚至都排到了五年後。
以長遠戰略目光,從頭來發展,這才是一個合格領袖正確的做法。
至於基地資金,會是未來幾年都需要時刻煩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