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客機,他們也只能夠選擇兩個公司,至於其他的客機,根本沒有。
而華夏推出的C系列客機,到目前也只是處於試飛的階段,還沒有正式的推廣到市場上。
可儘管是如此,光是有購買意向的航空公司,就超過了三十個,並且計劃訂單就超過了兩百架。
如此,也確實是可見客機市場上存在的巨大利益,以及現在全球對於客機那龐大的需求量。
這和每年大量增加的飛機旅客有極大的關係,畢竟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人都講究高效率利用時間,絕大部分的人,另可多花一點錢乘坐飛機節省時間,也不願意為了節省錢去浪費時間。
這就使得航空業發展速度十分的迅猛,帶來的結果就是飛機的需求量爭奪,航空客運的越來越繁忙,裡面的利益也就越來越大。
這也是為什麼空客和波音要繼續投錢研究超高聲速的客機,因為那種客機才是那些國際精英最佳的選擇。
並且這種市場也十分的龐大,那些有錢人,絕對會選擇那些能夠一個小時飛全球的飛機。
這就是市場發展的趨勢,有這樣的市場潛力,才有兩家公司如此的趨之若鶩。
蔡睿宸也不例外,超高聲速客機不是簡單的技術,涉及到了飛機進入太空以及再入的技術,基地目前也沒有這樣的飛機。
至少短時間絕對沒有,但是搶佔低端的市場,現在就可以開始了。
抽取到空軍指揮部,有了中級裝置工廠以及戰爭工廠,他已經可以生產好記型的飛機。
其中光是客機就有兩種,這兩種客機屬於高低搭配,一款是用來飛短距離航程,最多可以搭載兩百個乘客,燃油飛行距離可以保持四千公里。
而另一款則是洲際大型的客機,最多可以乘坐六百個乘客,加滿油可以飛八千公里,能夠跨洲際進行亞音速的巡航飛行。
安全飛行高度也達到了一萬五千米,這個高速下,由於空氣稀薄,能夠讓客機節省大量的然後,並且飛機過程中也少了很多低空的不穩定氣流,能夠使得飛機飛行更加的順暢,乘客也就更加的舒服。
這兩款客機,也就是未來科技集團未來一段時間的主打產品,而且凡是基地出品,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蔡睿宸也十分放心這兩款客機的技術效能以及安全性,如果這兩款客機是自行研製的,那他就會小心再小心,要是沒有個幾年的試飛,以及最少二十萬公里的全球試飛,他可不敢隨便誇下海口。
如果不是因為害怕外界不信任,蔡睿宸都打算免去了試飛這個過程,直接讓推出這兩款客機出來。
然後就是承接訂單,馬上就可以賺錢了。
遺憾的是,一款沒有進行試飛的客機,根本沒有航空公司願意購買,因為沒有一家航空公司願意承擔這種不負責任帶來的後果。
不過,蔡睿宸也不打算讓這兩款客機試飛太久的時間,因為他會一口氣修建大量的飛機,一次性進行各種專案的試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