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比勒城內,蔡睿宸站在城市中心的廢墟邊上,高大的地標性建築被炸塌下來,廢墟佔據了整個城市中心大片的街區。
將近有十層高的建築廢墟,大量的工程正在這裡清理這些建築殘骸,這也是沒有辦法,畢竟這個城市不能浪費下來。
這些必要的戰爭下的破壞性結果,都是要儘可能的清理掉,才不會放在將來這裡作為倖存者生活的大本營。
按照蔡睿宸的計劃,將來的埃爾比勒和莫扎比都會成為外圍倖存者的主要生活圈。
並不是說靠近基地的地方沒有地方居住,而是他不打算讓所有的倖存者生活在一起。
一個地方都應該有一個地方的生活圈子,人多了反而會容易引發各種麻煩。
甚至,他都打算適當的讓居住在不同區域的倖存者,儘可能的減少那些沒有必要的交流,畢竟這裡的人,人多是非就多。
其實說是圈養也一點都不為過,然而特殊時期特殊對待,這些倖存者也不會有選擇的機會。同時,他們也不會有選擇的權利。
因為廢土的規矩,就是這樣,哪來的平等可言。
不過,為了加強多個地區的協同和交流,蔡睿宸也開始計劃修建告訴鐵路,聯通這些地方。
鐵路從基地出發,運送必要的生活物資,然後分批前往莫扎比和埃爾比勒。
目前沙溪鎮中的那些倖存者,蔡睿宸也不打算移動他們,甚至會將外圍的那些人類中的精英,全都調集到沙溪鎮中。
不過,在待遇上所有的地方全都會是一樣,並不存在任何區別。
為此,蔡睿宸甚至都開始在埃爾比勒內修建暖氣設施,為即將到來的寒冬,給那些新加入的倖存者,更加舒適的環境。
管道的鋪設並不是很困難,因為埃爾比勒內就有健全的設施,也有一些必要的管道可以利用起來。
水電方面也都沒有問題,短時間內都可以修復起來,飲用水資源,到時候只要在源頭加上必要的淨化器就可以使用了。
不過他來到這裡,可不是在監督這些工程的建設的,而是來看看正在忙碌的重卡車隊。
在廢墟邊的城市東西主幹道上,十八輛重型卡車正拖著一個個巨大的超級掛車,等待在這裡。
這些超級掛車全都是那種來運運送太空梭的尺寸,上面完全可以放下運載火箭的半個身體。
掛車下面,一百八十八個承重輪胎,支撐著這龐大的掛車,掛車上面卻全都是一片平坦。
而在車頭方向的重型卡車,本來就龐大的車身,在這個巨大的掛車面前,卻顯得異常的嬌小。
甚至為了帶動即將上車的貨物,還是兩輛重卡前後牽引在一起。
第一輛重卡後面連線著第二輛重卡,由第二輛重卡牽引後面的巨大掛車。
一輛未來重卡完全可以帶動一百噸的貨物,可是現在需要兩輛重卡,那最少可以帶動兩百噸的大傢伙。
準備了九個如此巨大的傢伙,肯定是用來運送特殊的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