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3章 戰鷹出擊(五更求打賞)

正所謂將失一令則兵破身死,所謂的戰術就是一種對於對手的揣摩。

這一架費爾康預警機如此大膽的靠近伊拉克的空域,在蔡睿宸看來,本身就是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

預警機的任務使命,從來都不是深入到高威脅的地區,執行所有的警戒任務,而是在戰區之外,為己方的戰機進行作戰的引導。

同時以預警機上面的雷達,作為防空的警戒平臺,電子對抗平臺,是空軍戰機在空中的指揮所。

這樣的一個平臺,一般都是不可能靠近到高威脅的地區,哪怕是在掌握了制空權之後,也不會深入到敵國的領土內。

並且因為預警機眼睛可以看得很遠,加上完善的指揮和預警機制,以及附近戰機的協同和保護。

預警機一般很難被敵機摧毀,也幾乎不可能讓敵機近身,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費爾康這樣的做法,哪怕就算是有兩架戰機的護航,也十分的危險。

但如果是換位思考一下,其實也不難理解以色列人的想法,畢竟以色列在中東,一直都是軍事上的老大。

特別是空軍,根本沒有什麼國家能夠和以色列空軍對抗,哪怕就算埃及、沙特以及伊朗,都不可能是以色列空軍的對手。

無論是從戰機的效能,還是飛行員的訓練和素質上,都和以色列空軍差了很多。

儘管以色列空軍的費爾康也很少出現在其他中東國家的領土內,一直都是作為本土的空中防禦和指揮平臺使用。

但這並不是說,以色列空軍就不敢讓費爾康離開以色列本土空域。

實際上,以色列費爾康也經常飛到亞丁灣,經常監視伊朗的空軍訓練,也經常進入中東其他國家的領空。

特別是在俄羅斯空軍進駐敘利亞的時候,就經常出現在敘利亞的空域,監控俄羅斯的戰機。

在以色列人看來,整個中東幾乎沒有可以威脅到自己預警機的對手,因為在必要的時候,以色列戰機已經足夠救援自己的預警機。

這一次,為了確保摧毀未來科技集團的十架運輸機,還特地調集了一架預警機過來。

但是失去了目標,明顯然以色列方面十分的惱火,執著的個性讓他們不甘心就這樣放棄。

否則,一旦真的讓未來科技集團先進的武器裝備運送到黎巴嫩境內,那對於地面的作戰部隊來說,也是極大的威脅。

畢竟到現在,誰也不知道一口氣出動十架運輸機的未來科技集團到底會運送什麼武器給黎巴嫩。

以色列沒有理由懷疑這是未來科技集團在晃點他們,他們擔心這些運輸機用什麼辦法,一下子避開的雷達,然後轉而朝著其他方向,進入黎巴嫩。

並不是沒有這樣的可能,線路方面,要是未來科技集團運輸機從敘利亞北方進入,然後繞過地中海沿岸,進入了黎巴嫩境內,一個巨大的弧線,就能夠繞開他們的包圍圈和監控區域。

有了這樣的可能性存在,以色列人自然不可能就這樣放棄,因為相比起這件事情帶來的後果,他們實在無法不重視。

所以,費爾康繼續深入,計劃到敘利亞的北方轉一圈,然後順著可能前往的路線,全都走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