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現在美國方面已經極大的干預的力度,甚至都給以色列下達了正式的要求通知。
但是以色列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又怎麼可能能夠真的聽美國的所謂建議。
凡是擋在猶太戰車前面的一切障礙,都必須要碾碎。
以此同時,以色列方面也不停的加強在黎巴嫩境內的戰鬥強度,大量的火炮還有空襲,每天都在不停的增加著。
另外,以色列國內的地面部隊,也全都開始朝著黎巴嫩邊境集結,到現在位置,已經有超過三萬的以色列地面部隊,集結在黎巴嫩的邊境。
在日內瓦的談判,卻並沒有因為戰爭繼續有擴大的風險,從而有什麼好的進展。
黎巴嫩方面似乎開始變得更加的有底氣,根本不在意以色列方面的威脅,堅持要求想要和談,只能是以色列方面前線撤軍,並且賠償這一次戰爭的損失。
可是以色列人怎麼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別說賠償了,甚至他們連撤軍的念頭都沒有。
除非是停戰協議簽署,並且和談有了結果,以色列方面才會從黎巴嫩境內撤軍。
至於賠償的事情,以色列方面表示,戰爭是黎巴嫩一方挑起來的,以色列方面是不可能賠償的。
一說到這個問題,黎巴嫩方面就跳腳了,直接拿出大量的檔案和證據,表示從2006年以來,以色列不顧當初簽署的停戰以及和平協議,多次空襲黎巴嫩境內的軍事設施。
和平協議,早就被以色列的單方面空襲所摧毀的,這一場戰爭,早就幾年前,就是由以色列人挑起的。
黎巴嫩方面拿出的大量檔案,全都是空襲的後的畫面,只要黎巴嫩軍隊有什麼好的裝備,一出現就會被以色列盯上,很快就會引來以色列的戰機進行打擊。
雙方就這樣各執一詞,遺憾的是,黎巴嫩並不是真的具備叫板以色列的實力,只能是希望博取同情。
可是大國,哪來的同情可說,他們需要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雙方儘快和平。
不過,面對雙方的爭端,在以色列方面確實是表示出原因和談的意向後,也全都朝著黎巴嫩施壓。
但是黎巴嫩也十分的光棍,表示要是以色列方面不率先撤軍和賠償,那停戰是不可能的。
黎巴嫩全體國民和軍隊,將會用生命捍衛自己的主權和尊嚴,哪怕因此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面對國際上的壓力,黎巴嫩依舊沒有放鬆條件,這也讓各國十分的無奈。
同時,未來科技集團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黎巴嫩的軍事支援,在和談的期間,運輸機繁忙的在馬林鎮和黎巴嫩境內起降。
擁有各種地形下起降能力的搬山戰術運輸機,甚至都不需要在機場中起降,只需要一款平坦堅硬的地面,就可以完成起飛和降落。
在以色列幾乎摧毀黎巴嫩境內所有的機場後,依然沒有斷絕這樣的軍事支援。
火炮,炮彈,火箭筒,單兵反坦克導彈和防空武器,幾乎全都好像不要錢的送給了黎巴嫩。
要不是因為蔡睿宸的支援,黎巴嫩方面恐怕早就承受不住國際和戰爭的壓力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