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在美國投資的工廠以及合作的企業,也可以衍生出大量的就業崗位。
未來科技集團在美國建立的售後服務也實體店,已經其他各種分公司,這些都是需要招收美國的本土工人。
然後機器管家和軟體公司,也能夠在美國提高消費,刺激美國疲軟的消費市場,這可以幫助美國今年的財政收入增加。
另外,美國之所以要拉攏未來科技集團,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美國不希望看到未來科技集團被俄羅斯方面成功拉攏。
因為未來科技集團在全球的業務,美國也是沒有很好的辦法去幹預,但是對於未來科技集團在中東的發展,對於美國來說就是至關重要。
美國人能夠看到未來科技集團的價值,俄羅斯那些人,也是一樣可以看得到。
一旦未來科技集團被俄羅斯拉攏,那對於美國來說可不是一個好訊息。
現在俄羅斯的軍事影響力已經逐漸在中東站穩了腳跟,頗有當年蘇聯的風範。
要是再有了未來科技集團的幫助,兩者結合在一起,就算是美國都會很棘手。
所以美國想到的就是拉攏未來科技,最不濟也不能讓俄羅斯成功拉攏了未來科技集團。
這也是為什麼在得知普京在八個月後要前往馬林鎮之後,美國也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
就連希拉里(故意不寫克里)這個強勢的女人,都第一時間決定也來到馬林鎮。
但美國人始終還是快了一步,安德斯率先過來了,蔡睿宸也有意先和美國走在一起,兩個巴掌也就拍得響亮了。
合作是需要誠意和基礎的,這個蔡睿宸很清楚,他能夠理解美國的全球戰略,也儘可能的讓未來科技集團表現得符合美國的需要。
安德斯的簡單試探之後,他也相信美國已經對拉攏自己頗為放心了。
只是伊拉克政府軍要購買武器裝備這件事情,還需要透過美國。
因為美國現在是伊拉克最大的債主,而伊拉克今年已經是註定無法償還這些外債了。
同時為了保證伊拉克政府軍能過和伊斯蘭國打仗,美國政府還又提供了一些經濟援助給伊拉克政府。
只是現在在伊拉克境內,美國已經沒有多餘的武器出售給伊拉克政府了。
而要出售武器給伊拉克政府,短時間內是不可能交付的。
否則要是沒有大債主的同意,伊拉克政府怎麼可能有錢來未來科技集團這裡購買武器呢?
所以看似簡單的事情背後,往往都是十分的複雜,畢竟國家考慮的問題,全都是仔細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而美國之所以要給伊拉克政府提供幫助,和沙特還有一點點的關係,不過這個原因更多是在敘利亞方面的。(這個涉及到宗教,不寫了。)
沙特為了打破身邊敘利亞、伊拉克、伊朗三個國家連同一片的形式相同的政府體系。
也是這一次沙特幫助美國一起在石油市場上搞風搞雨的報酬。
所以美國也加大了對伊斯蘭國的打擊,算是還沙特的人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