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伊拉克擁有十分複雜的利益網路,中情局在伊拉克經營了十幾年的時間。
當年海灣戰爭之後,英法兩國支援北部庫爾德安全區獨立,也希望庫爾德人能夠推翻當時的薩達姆政府。
結果庫爾德人是行動了,也進行了武裝的反抗,但因為英法兩國的毫無作為,自然就被薩達姆政府給鎮壓了。
也使得當時上千萬的庫爾德人逃亡敘利亞和土耳其,最終為了能夠讓這些人回去,聯合國就將伊拉克北方地區,劃定為安全區,伊拉克政府的軍隊和戰鬥機,都不能靠近。
至今還有美國的戰鬥機和英國的戰鬥機在這裡巡邏,後來,薩達姆被英美聯軍幹掉了,如今的北方庫爾德人居住區,依然沒有伊拉克政府任何插手的餘地。
而在伊拉克其他的地方,美國在伊拉克境內擁有的情報網路和利益鏈條,恐怕就算是希拉里都不清楚。
很多都是中情局的高層,在暗中搞出來的東西,因為那東西往往代表了財富。
蔡睿宸現在需要一個穩定的伊拉克政府,而希拉里也需要一個安定的伊拉克,這有助於美國長遠規劃中的戰略東移。
如今蔡睿宸已經是和美國結盟,美國在中東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盟友。
至於伊拉克,美國需要的是中東整體的亂局,並不是需要整個中東就好像是一鍋粥一樣。
對於蔡睿宸試探性的提議,希拉里並沒有馬上做出決定,或者說這樣的決定,也不是她一個人就可以隨便做主的。
不過,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希拉里是希望看到伊拉克穩定一點,只是這個穩定,就需要看到底是進行到哪一步?
其實,一個徹底穩定和平的伊拉克,也並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美國需要的相對穩定。
除非是很有把握,把伊拉克搞成了美國在中東一個穩定的軍事盟友,能夠被美國牢牢掌握在手中的尖刀。
有能力徹底清除在伊拉克境內所有的極端組織,使伊拉克成為美國在中東最堅定的擁護者,然後協助美國遏制俄羅斯在中東的發展,遏制伊朗的發展戰略,同時也破壞重啟絲綢之路的戰略計劃。
想要完成這些工作,光靠美國和北約的盟友,其實是很難達到的。
以色列人也不是和美國真正的一條心,而無論是沙特還是埃及,也都有些鞭長莫及。
就算沙特和敘利亞和伊朗的關係都十分的糟糕,但都依然沒有達到美國需要的標準。
從實力方面來說,蔡睿宸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他說到底也是一個華人,美國人並沒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捆綁蔡睿宸一輩子,養虎為患也絕對不是什麼杞人憂天。
要是讓這樣的大老虎長大起來,必然會重演當年薩達姆時代的畫面,而對付擁有各種高科技產業支撐的伊拉克,絕對比對付當年只是十幾萬國民衛隊支援的薩達姆困難得多。
希拉里在心中權衡了許久,依然沒有馬上就給出回答,只是對蔡睿宸說道:“我也希望看到一個和平穩定的伊拉克,就蔡博士目前的想法,很值得雙方進行仔細的磋商,相信一定會得出一個令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沒有直接的回答,但希拉里的回答,已經差不多算是給了蔡睿宸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