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粉絲群中“SS骷髏師”在QQ上給華麗發的200元紅包,本章繼續為他加更。
——————
未來科技集團航天發射中心內,響亮的警報響起,火箭彈發射也進入到了最後一分鐘的倒計時內。
在航天發射中心的指揮中心內,數百個工作人員全都安靜的坐在基層工作崗位上。
數百人待在自己的崗位上,只是佔據了整個指揮中心很小的一個角落,這是一個能夠容納最少五千人的衛星指揮機構。
而在指揮大廳半層中,這裡才是整個指揮中心的關鍵地方,上面依然有大量的崗位,但是一切的衛星發射全都是由這些崗位來控制。
在蔡睿宸帶著馬斯克來到這裡的時候,裡面的已經相當的忙碌了。
指揮中心中央地區,是一片直徑五十米的中央計算機顯示區域,此刻衛星發射平臺上的畫面,就十分清晰的投影在這裡。
投影畫面中的鏡頭拉得很近,投影出來的衛星,正靜靜的屹立在發射平臺上,兩邊的固定架已經全都是倒下,放平在地面的凹槽內。
整個發射場中,就剩下這枚孤零零等待發射的運載火箭,潔白的火箭塗裝上面,清晰的描繪著未來科技集團的LOGO。
橢圓形的太空艙在導彈的頂部,裡面有三顆試驗衛星,在升空後將被太空艙釋放在不同高度的軌道上。
長長的運載火箭,猶如那倚天長劍,對準著蔚藍的天空,等待最後的點火時刻。
和蔡睿宸站在一起,馬斯克透過眼前的增強現實投影,十分仔細的大量了一下眼前這個投影出來的運載火箭。
看起來和馬斯克自己牽頭研製出來的龍飛船,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和龍飛船一樣地方最關鍵的一個地方,那就是太空艙的設計還有就是火箭推進器是採用整體一級火箭技術。
使用這種技術,是為了能夠將整個運載火箭,能夠在將太空艙送入到軌道上後,整個運載火箭直接返回。
否則要是使用多極的火箭運載方式,那回收起來的難度,將會呈幾何倍數的難度增加。
畢竟要想給每一級火箭推進器全都預備足夠返回地球且順利降落下來的燃料,還有設定多個著陸點,同時也要給那些火箭推進器換上能夠二次點火的發動機,成本還不如不回收。
對於這樣的設計,馬斯克自然是認可的,只是對於未來科技集團這種連預先測試一下都沒有,就直接要發射這款被命名為——未來運載火箭1型的運載火箭,在他看來,也是實在是太過於自信和冒險了。
當初他牽頭的運載火箭可回收專案,一開始可是對研製的導彈,進行多次的實驗性回收工作。
將火箭發射到一定的高度,然後順利的回收,在一次次的試驗中,高度也在不斷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