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總攻隨時都要開始的時候,蔡睿宸親自下達了一個命令,儘可能不要去毀壞耶路撒冷境內的那些珍貴歷史遺蹟。
這是一個形象的問題,但要是以色列軍隊想要趁此命令,躲避在那些遺蹟之中,那就兩說了。
蔡睿宸不可能為了那些遺蹟,去讓士兵無謂的流血犧牲。
而這個命令,也是在很高以色列人,耶路撒冷不是你們的聖城嗎?那你們也最好不要去破壞。
而在這個命令剛剛下達的時候,蔡睿宸也同時簽署了全面進攻以色列的命令。
在命令下達的同時,以色列四個方向的攻勢也同時展開。
第一個方向,也是第一方面軍所在的地方,就是耶路撒冷。
第二個方向是在敘利亞境內,對以色列北部城市提比利亞展開的地面進攻。
第三個方向是在黎巴嫩境內,對以色列最北方的城市謝莫納城和納哈里亞展開進攻,主要負責進攻海法到特拉維夫這兩座以色列最重要的沿海經濟城市。
第四個方向,是由埃及方面負責,從南部進入到加沙地帶,配合加沙地帶的游擊隊,牽制以色列南部的兵力。
四個巨大的箭頭,直接瞄準了以色列的核心,以色列將一點退路都沒有了。
另外一邊,約旦和沙特以及葉門的聯軍,配合埃及另一部分的軍隊,對約旦在紅海的唯一港口城市埃拉特展開進攻,切斷從紅海到以色列境內的所有海上運輸。
五個地方的戰爭,同時展開,第六次中東戰爭的地面戰爭,正式打響。
第一集團軍的攻勢最先展開,以馬林師和提克里特師為首,組成了兩個攻擊箭頭,分別從耶路撒冷的南北方向同時發動進攻。
耶路撒冷的東部,也就是前出三角形國土的尖銳部分,薩邁拉師完全負責這片地區。
這三個王牌師,全都是裝甲師的編制,其中馬林市還是重灌師的編制,另外的兩個裝甲師,戰鬥齊裝滿員,也有將近兩萬人。
六萬大軍,同時從三個方向展開進攻,組成的攻擊陣形則是縱向進攻,目的就是將耶路撒冷直接分割成為四個區域,然後對每一個區域再進行分割穿插,緊接著就是針對區域的圍剿行動。
而在進攻耶路撒冷的時候,城外的炮兵部隊並沒有休息,大量的火炮朝著城市中傾瀉,在城市特種部隊的指引下,炮擊的目標,全都儘可能的落在城內以色列軍隊的身上。
空軍也開始大規模的行動起來,在耶路撒冷內,以色列大量的裝甲部隊全都隱藏其中。
一旦地面部隊進攻,這些隱藏其離開的裝甲部隊必然會逐漸的暴露出來,空軍需要抓住一切的機會,儘可能的摧毀以色列地面裝甲部隊,特別是以色列的梅卡瓦主戰坦克。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