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石油和美元核心的利益,戰爭的傷亡數字和損失,才是奧、巴馬左右權衡不定的真正因素。
從兩次海灣戰爭到現在,美國人的厭戰已經很明顯了,奧、巴馬當初也是用消除戰爭的口號,才當選的美國總統。
蔡睿宸此時說的這件事情,也是奧、巴馬最擔心的,對於現在的美國來說,大量的人員都在等待他戰爭的命令,他只需要點點頭,簽署戰爭的命令。
美國的戰爭機器就能夠高效的運轉起來,但是戰爭之後呢?
奧、巴馬很清楚,美國國防部各種敵情分析,已經不知道提交了多少份了。
事實證明,蔡睿宸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以現在伊敘聯邦的軍事實力,加上完善的現代化軍隊體系,就算是美國,也都難以討到多大的好處。
美國要是參戰,那戰爭最好的結果也是一場長時間的消耗戰,甚至有可能演變成為又一場的越南戰爭。
但是對於那些戰爭利益集團,還有猶太財團來說,這種戰爭是完全有好處的。
可是對於美國的本土集團,以及美國的國會來說,這樣的戰爭簡直就是災難。
戰爭不單單是軍費,士兵的大量傷亡,會引來國內民眾大量的不滿。
畢竟美國參戰的原因,完全就是因為了猶太人,光是這一點,就很難說服美國民眾。
畢竟美國民眾對於猶太人,大部分都是存在意見,要是再有大量的美軍士兵為了猶太人犧牲,奧、巴馬感覺自己這個總統也可以提前下臺了。
蔡睿宸說的這句話,也直指問題的核心,美國是否做好參加戰爭的準備,做好承受大量傷亡的準備。
聽到蔡睿宸的話,奧、巴馬沉默了片刻,他要是能夠考慮清楚這個問題,也就不用如此的糾結了。
不過,他不可能在蔡睿宸面前,將自己內心的情緒表現出來。
“假如真的需要戰爭,那將無可避免。”奧、巴馬淡淡的說道。
說實話,兩個人面對面的坐著,說著大白話,講要不要戰爭,真的是一件很奇特的事情。
很少有即將戰爭的雙方元首,能夠類似這樣坐在一起,說要不要戰爭的話題。
“正如你所說的那樣,伊敘聯邦並不希望和美國爆發戰爭,也不希望和任何國家爆發戰爭,戰爭無法避免要流血衝突,但是我們也不懼怕任何的戰爭行為,以色列有今天的結局,都是以色列人一次次的咎由自取,任何一個人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我不可能一再的容忍以色列的戰爭行為。
以色列一直以來對我的敵視行為,換做是任何人在我的位置上,都不會善罷甘休,而以色列之所以敢一次次用實際戰爭行為突破我的底線,就是因為美國的關係,以色列相信,美國不可能放著以色列被滅掉,因此以色列往往肆無忌憚。
中東好不容易和平了一點,以色列方面卻一再的破壞,相信奧、巴馬先生,也是相當的頭疼吧!而且以色列這樣的行為,也將中東其他國家全都帶進了戰爭之中,這也極大損害了美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