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雙方的炮擊依然還沒有停止,各國的撤僑工作也全都差不多完成了。
此時,原本停止好幾天,都沒有什麼動作的伊敘聯邦,也開始有了大動作。
大量的導彈再次空襲了以色列境內的大量軍事目標,全都是以地面防空火力為主。
而在這幾天的時間,以色列也將所有封存的戰鬥機全都從武器庫中拉出來。
這些戰鬥機大部分全都是以色列自己研製的幼獅戰鬥機,這種戰鬥機可以算作是二代半的戰鬥機。
也是以色列獨立研製的第一款戰鬥機,同時解封的還有以色列的獅式戰鬥機。
獅式戰鬥機是以色列自行研製的第三代制空超機動戰鬥機,也是全世界最早使用鴨翼佈局的戰鬥機。
只是這款戰鬥機在研製完成之後,因為美國的關係,這款戰鬥機最終還是全都封存了,以色列只能是購買美國的戰鬥機。
封存的獅式戰鬥機並不多,當年在研製快要完成的時候,以色列就在美國的壓力下,放棄了這個專案。
而在最近這兩三年的時間,才重啟的獅式戰鬥機的生產,不過這些以色列的國產戰鬥機,已經全都落後,用來成功奪取制空權之後的對地攻擊任務,那是沒有問題,要是想要用這兩款戰鬥機來進行空戰,那簡直就是自殺的行為。
可是現在擺在以色列人的面前,還是制空權的問題。
伊敘聯邦的戰鬥機,全都是未來科技集團研製生產的先進戰鬥機,不管是入侵者還是黑鷹,兩款機型的強大,以色列人是最有體會了。
以色列人也十分的清楚,除非是美國的閃電戰鬥機能夠更多的交付到自己的手中,否則這場戰爭,自己是完全沒有奪取制空權的能力。
這一點,幾乎可以說是毫無疑問的,畢竟伊敘聯邦所有的戰鬥機數量,和以色列戰鬥機的數量差不多。
在相同數量,且質量更好的對手面前,以色列現在是連一點點奪取到制空權的信心都沒有。
因此,面對不著急的伊敘聯邦空軍,以色列空軍也沒有勇氣主動出擊。
空軍不動,以色列的地面部隊,也就自然無法自己行動起來。
目前,雙方的地面部隊,也全都只是在積極備戰,到底是進攻還是防守,就完全取決於天空的主宰者是誰了。
而在整體不佔據優勢的情況下,以色列地面部隊,則是完全按照國土防禦計劃進行梯次防禦。
從黎巴嫩到敘利亞的邊境,展開梯次的防禦,結合城市和丘陵各種複雜的地貌,組成了一道道的防線。
這也是以色列沒有辦法的選擇,因為誰也不知道,對手下一秒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既然沒有能力主動發起進攻,部隊又不能閒著,防禦構築自然也要第一時間開始。
事實上,敘利亞和黎巴嫩內的伊敘聯邦部隊,也在和黎巴嫩軍隊一起建立地面防線,畢竟以色列地面部隊的裝甲叢集,也是隨時都有可能衝過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