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各個成員國,雖然只有法國和英國直接參與了這一場戰爭,可是其他的成員國,在伊朗戰爭的期間,也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這個時候,美國居然將導彈打到了伊敘聯邦的大使館之中。
在北約其他成員國看來,完全就是一種給自己找麻煩的行為。
伊敘聯邦並不是伊朗,常規作戰實力之強大,那是能夠完全碾壓以色列國防軍的實力。
以色列的軍事水平,在全球那也是排名一直都是在第十左右,伊敘聯邦軍事力量,比伊朗來說,雙方完全不是一個質量級的存在。
更何況伊敘聯邦還有一個未來科技集團,目前歐洲的經濟復甦,無數的企業都是依靠未來科技集團來創造新的利潤。
一旦未來科技集團終止了與歐洲各國企業的合作,那對於歐洲來說,必然又是一場更加嚴峻的經濟寒冬。
復甦的經濟,一朝回到解放前,甚至經濟前景會更加的悲觀。
大量與未來科技集團合作的企業,也將還不起銀行的貸款,企業的生產能力,瞬間變成零蛋,整個歐洲數百萬人都將面臨失業的風險,加上企業數千億歐元的負債,銀行內部的高達十倍的槓桿,必然又是一場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
因此,得到這個訊息的所有北約成員國,全都坐不住了。
伊敘聯邦根本不需要與他們進行軍事戰爭,只需要取消一切和歐洲企業的合作,那整個歐元將會直接變成廢紙,歐洲經濟崩潰,哪裡還有錢進行戰爭。
不過現在也輪不到歐洲方面頭疼,奧、巴馬已經夠頭疼了。
儘管在事情出現的第一時間,奧、巴馬就打算親自向蔡睿宸解釋這件事情,可是伊敘聯邦直接拒絕了美國要求進行的元首電話。
這讓奧、巴馬頓時有一種很不好的感覺,最主要的是,幾個小時過去了,伊敘聯邦方面連一點訊息都沒有。
而目前全球媒體,都已經在瘋狂的報導這件事情,伊敘聯邦遲遲沒有任何表示,在奧、巴馬看來,是最不好的結果。
接到國內指令的美國駐伊敘聯邦大使,也急忙從被窩中爬起來,第一時間安排車輛前往皇庭。
只是當車子還沒有行駛到皇庭的時候,駐伊敘聯邦大使的就被攔截了下來。
伊敘聯邦最高權利機構,已經下達了命令,嚴禁駐伊敘聯邦大使離開美國大使館。
剛剛出門的大使,與所有的隨從人員,馬上就被控制在大使館的內部。
同時在大使館的外面,維和部隊也拉起了警戒線,對外宣稱,防止憤怒的伊敘聯邦公民衝撞美國大使館。
實際上,誰都知道,這是不讓美國駐伊敘聯邦大使,走出大使館一步。
而這樣的舉動,也表明一些伊敘聯邦的態度,那就是現在的伊敘聯邦,根本不願意和美國有任何的接觸。
當天凌晨,所有的伊敘聯邦公民,也全都從各個渠道瞭解到了這個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