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第三輪空襲,來得很快,多波次的戰鬥機,以高空的隱身飛行姿態,進入到伊敘聯邦的境內。
採取超低空飛行,是為了躲避那些大型的雷達,而現在,在美軍看來,伊敘聯邦境內的主要雷達已經全都被摧毀了。
只剩下專門對付低空目標的近程防空系統,在近程防空系統面前,一旦伊敘聯邦還具備反隱身的能力,那就會十分的危險。
因此美軍制定的第三次空襲,也是直接從高空進入。
同時美軍戰鬥機也在提防伊敘聯邦的戰鬥機,特別是伊敘聯邦的預警機。
只是讓美軍疑惑的是,負責為戰鬥機警戒的預警機,始終都沒有發現伊敘聯邦境內的戰鬥機身影。
不過這樣的疑惑,也馬上就被美軍自己忽略了,因為首輪的空襲,已經幾乎將伊敘聯邦的空軍基地完全摧毀,這個時候,伊敘聯邦的戰鬥機必然會避開自己的鋒芒,尋找反擊的機會。
然而美軍不知道的是,當他們的機群堂而皇之的進入到伊敘聯邦境內的時候,紅警兵團的所有士兵,全都笑了。
所有的偽裝全都揭開,地面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也全都是屬於隨時可以開機狀態。
基地控制檯內,蔡睿宸看著地圖上出現的將近一百三十個目標之後,嘴角也緩緩的翹起來。
此刻,整個紅警兵團也全都在等待蔡睿宸最後的攻擊命令,憋屈了幾個小時,現在終於要露出崢嶸,告訴全世界,美軍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這時候的美軍戰鬥機,還茫然不知的朝著目標飛去,所有的戰鬥機,全都是無線電靜默,主動雷達完全關閉。
鵝卵形的寶石座艙蓋下面,只有主顯示器的淡淡光芒。
在飛行的前方,一座座防空導彈從裂開的地面裝置上升起來,導彈預熱完畢,劍指長天。
不過地面上的雷達和導彈,並沒有能力去發現正對雷達過來的隱身戰鬥機。
目前全球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並不是全機身和全頻譜隱身,想要達到最好隱身效果,需要保證機身前方對準敵人的雷達。
機身側面雖然也做了隱身處理,但畢竟橫截面不小,是有可能被雷達發現的。
至於機腹下面,雷達波正常情況下,都不是看頭頂上的,雷達頭頂上,屬於雷達探測的盲區。
當隱身戰鬥機機身前方進入雷達區,藉助機頭的隱身效果,快速的進入到雷達的正上面,也就進入到雷達的盲區,從而達到隱身的效果。
但是現代,雷達更新發展隨著隱身戰鬥機的出現,也變得多種多樣,因此在未來的第六代戰鬥機設計要求之中,全機身隱身和全雷達頻譜隱身,也是最基本的條件。
目前的第四代戰鬥機,在全球軍事力量格局下,也完全足夠使用了。
不過基地車的探測手段,並不是利用雷達波這種相對未來科技而言較為原始的手段,使用的是中微子探測技術。
中微子的速度超過光速,且能夠穿透宇宙幾乎所有的物質,基地的中微子探測能力,根本不存在任何所謂隱身的東西。
此刻,紅警兵團所有防空導彈部隊的作戰系統,也全都連線到基地聯合作戰指揮系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