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才幾年的時間,就算是伊敘聯邦再強大也是有限,以色列戰爭下來,必然也損耗了大量的國力。
而現在,伊敘聯邦單獨面對美國,卻能夠在短短的二十四小時之內,佔據戰爭的主動權,讓美軍遭受有史以來最大的慘敗,世人也這才對伊敘聯邦有一個完整直觀的概念。
蔡睿宸雖然從未想過要向世界證明什麼,但效果卻比精心營造更加有效。
國際上的輿論,幾乎全都是圍繞伊敘聯邦來進行,畢竟大部分人,都會本能的去關注勝利者。
而各國媒體,也是趁機將伊敘聯邦的大量訊息,進行了詳細的報導。
從部隊規模,裝備水平,到國家體系,政權結構,財政收入,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程度,進行了詳細的解讀和報導。
當這些訊息被全球一個個媒體整理出來之後,首個被震驚到了也是這些傳媒工作者。
伊敘聯邦建立不過兩年多,而伊拉克和敘利亞,幾年前還是戰火不斷。
可是現在,卻以一種奇蹟的速度,以驚人的效率發展起來,整個國家面貌,已經改頭換面。
以伊拉克舉例來說,從和平統一初期人均月收入不到兩百美元的地步,在短短不到四年的時間,已經提高到了人均月收入達到八百美元。
伊拉克公國的綜合國力,在這短短的四年時間,也提升了數十個檔次,甚至已經追趕上一切發達的歐洲國家。
而在這些報導中,也著重統計了這些年來未來科技集團的發展。
特別是在軍工產業上的發展,當年全世界開始認識到未來科技集團軍工產業的時候,是透過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和全球軍事週刊刊登的猛士突擊車,後來也出現了未來科技集團的二零式槍族。
從那時候開始,未來科技集團在軍事發展的速度,一直都是處於突飛猛進的井噴發展狀態。
然而從那個時候開始,外界也就很少了解到未來科技集團軍工產業的發展。
因為從未有詳細的訊息和情報洩露出來,就算是作戰飛行器的發展,也一直都是處於高度機密的狀態,甚至外界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到未來科技集團的空軍試飛基地。
儘管外界一直都有伊敘聯邦武器裝備很先進的訊息,但是從未有任何直觀的資料來說明。
外界也都是一直半信半疑,畢竟未來科技集團的武器發展,時間實在是太短了。
最主要的是,到現在為止,未來科技集團還沒有正式對外出售過什麼先進的武器裝備,唯一的軍售,還是和華夏進行的航母交易。
而這一場戰爭下來,就猶如美軍當年在中東戰場上使用各種先進武器裝備起到的宣傳效果,此役帶來的結果是,各國紛紛對伊敘聯邦的防空導彈系統,無比的感興趣。
在蔡睿宸結束了新聞釋出會不久,就有不少國家找上門來,表示對伊敘聯邦區域防空導彈系統的興趣。
如果伊敘聯邦能夠出售的話,都有購買的意向。
不過這些也都要等戰爭之後,當年美軍在中東戰爭之後,軍火聲音一路暢銷,此戰要是伊敘聯邦再有好的表現,開啟全球軍火市場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的難度。
這也算是戰爭額外的收穫,畢竟將來,蔡睿宸也打算出售武器裝備。
有戰績在,比任何宣傳都好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