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儲量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940億桶,約為世界總儲量的10%,居全球第四位。
科威特也是一個君主世襲制酋長國,埃米爾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這樣的政府體制,也就相當於君主立憲制。
科威特擁有部隊兩萬多人,事實上,主要的安全問題,也幾乎全都是由美軍承擔。
此刻科威特境內,早就亂成一團了。
第一輪的導彈打擊,不但將美軍的空軍基地完全摧毀,也連帶將其他美軍基地的主要軍事設施,也全都照顧了一下。
雖然美軍的基地也全都是修建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可是爆炸的動靜,卻都不算小。
特別是多哈營地的地下油庫,被引爆的動靜,讓這個只有一萬七千平方公里的國家,幾乎全都是亂成一團。
畢竟在今天晚上之前,科威特是整個中東最和平的國家之一,從海灣戰爭結束到現在,科威特的安全形勢,都是最好,也是最穩定的。
國內局勢平穩,現任的埃米爾(相當於君主)也深得人心,國民高福利的政策帶來的是,豐衣足食。
因此科威特也是全球人均收入靠前的國家之一,已經有二十來年沒有出現過動盪,整整一代人都不知道戰爭是什麼樣子的。
當導彈和爆炸在科威特多個地方響起之後,這個小國也就自然亂套了。
科威特政府軍隊和警察,紛紛出動維持秩序。
同時伊敘聯邦對美軍開戰的訊息,也快速的傳遍科威特的每一個城市。
在導彈發起攻擊的第一時間,伊敘聯邦也向科威特內閣發去了照會,生成這一場戰爭絕對不會波及科威特,伊敘聯邦的敵人,只有美國人。
伊敘聯邦希望科威特不要插手,否則將視為敵人,一起發動攻擊。
科威特現任埃米爾也急忙將內閣首相以及內閣主要成員,全都召集起來,商量科威特到底要站在哪一邊。
然而還沒有等科威特這些人商量出一個結果,中東的其他國家,也全都紛紛對外發表了宣告。
沙特、約旦、巴林、卡達、阿曼、阿聯酋等國家政府,全都對外表示,他們對伊敘聯邦是尊重的,但對於伊敘聯邦將戰火燃燒到自己的國內,表示強烈的抗議。
只是這些國家也同時表示,希望伊敘聯邦不要將戰火在自己的國內蔓延開,控制戰爭的範圍,不要給本國的國民正常生活帶來影響。
一開口的抗議,在後續的宣告中,完全變得毫無意義。
那也就是說,這些中東國家全都想要保持中立,甚至對於伊敘聯邦出兵各國對美國駐軍發動攻擊,也都可以視而不見,前提是不要影響到國內正常的生活秩序。
當中東各國的決定傳到科威特的之後,科威特埃米爾賈比爾也只能很無奈的宣佈幾乎差不多相同的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