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掉該死的中東人,幹掉蔡睿宸,轟炸馬林市……”
激動的美軍士兵,一個個全都歡呼起來,對於他們來說,天空從來都是自己的。
被轟炸,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現在自己的空軍也過來了,絕對能夠打得伊敘聯邦屁滾尿流。
這是每一個美軍士兵,幾乎本能的認為,在他們看來,等待自己強大的空軍到來,伊敘聯邦這個不過才建立沒兩年的國家,必定會一敗塗地。
然而,陸軍並無法體會現在空軍的幸苦,所有的北約聯軍飛行員,已經全都知道目前雙方的戰略態勢,務實的告訴每一個北約飛行員,目前北約正處於絕對的劣勢。
伊敘聯邦的空軍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當然,這並沒有打擊北約的飛行員,雖然大局上有劣勢,但是他們也都很樂觀的認為,戰爭絕對能夠在自己的手中逆轉。
其實這很正常,美國媒體對各國的軍事力量評估,全都是依靠智庫的分析,而智庫則是受僱於政治和勢力集團。
美國媒體上,國家的軍事力量,其實都是看美國勢力集團現在需要什麼風向。
美軍想要軍費,自然就要鼓吹外面的敵對勢力有多麼的強大。
美軍要是想要賣武器,宣傳新式裝備,那自然也需要用他國的裝備來進行比對,為了給國民看到,龐大的研究費投入能夠得到一件好的武器裝備,這時候美國媒體就需要進行自身強大的宣傳。
而這幾年的時間,伊敘聯邦雖然強大得很快,但是還沒有真正進入到美國的眼中,最後這段時間,也只是在進行必要的政治宣傳。
此刻的美軍士兵,包括全球大部分的國家,對於伊敘聯邦的實際軍事能力,就算是資深人士也都只能算是一知半解。
強大的宣傳,是有利於凝聚民心,但卻會讓基層人員,過度的迷失在宣傳中的強大想象中。
不過美軍基層士兵的自信心,並不是宣傳的結果,而是已經深入到美軍士兵精神之中,進入到骨髓的共識。
而此刻,雙方的戰鬥機還沒有正式接觸,一場無聲的戰爭,已經在雙方的預警機之間展開。
伊斯法罕位於伊朗中部高原,雖然不及北方靠近裡海的地區地勢高,但是相對比兩邊的山脊,這裡也算是伊朗平原中最高的地方。
曾經的兩河流域在這裡孕育出強大的帝國,而此刻,也成為了一個全球霸主一個大國崛起初期較量的地方。
這裡屬於地勢較高,這對於戰鬥機飛行高度,並不會如同三四千米的高原地區一樣,讓戰鬥機飛行高度,平白損失幾千米,從而很甚至可以直接在高空飛行高度,受到單兵防空導彈的打擊。
但是這個地方,敵視複雜,到處都是風沙石加上以前流域衝擊之後的山林峽谷。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