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的幾分鐘時間,蔡睿宸默數著自己出手的次數,這代表了有幾個人死去。
小鎮中不過就七八百人,這在當地已經算是一個很龐大的軍事營地了,畢竟美國的無人機時刻光顧索馬利亞,太多人在一起,只會成為打擊的目標。
這種將近一千人的營地,已經算是最大的一種,更多是為了訓練後備力量。
而此刻,小鎮之中,倒下去的屍體,已經超過了四百個,同時也開始出現女性和一些未成年人武裝人員。
對於這些手持武器,並且對自己開槍的人,不管是女人還是孩子,蔡睿宸都沒有任何手下留情的意思
這是用血的教訓換來的戰場戰爭,兩國交戰,那是軍人使命,只要是軍人,拿起武器走上戰場,那就是生死之地,這沒啥可說的。
而所謂的反恐戰爭,實際上則是一件讓士兵很抗拒的事情,而真正經歷過計程車兵,不是在崇高的信仰下堅持信仰,就是成為了冷血動物。
事實上,在常年遊.走在反恐戰爭中的軍人,有一句幾乎不變的格言:我們做的事情,是上帝都不願意做的。
反恐戰爭並不是簡單的城市反恐,而是進入恐怖主義盤踞的區域,搜尋恐怖分子,幹掉恐怖分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經常可以遇到婦女和孩子,一丁點的仁慈,換來的絕對是流血和死亡的教訓。
這一點,已經是無數次反恐行動中得到的不變真理,紅警兵團也不例外。
紅警兵團走到今天,穩定中東的這一路,面對伊斯、蘭國武裝部隊,是真正遭遇過恐怖主義的對手。
在與伊斯、蘭國武裝交戰的傷亡數字之中,其中有百分之八十就是因為婦女和兒童。
在上網數字之中,佔據如此高的比例,並不是因為拯救無辜的婦女和兒童,反而是恰恰相反,紅警兵團並不害怕那些拿著武器的武裝人員,而是這些偽裝的襲擊者。
當初在進攻摩蘇爾的戰鬥中,一個完整戰鬥班正在掃蕩一片佔領區,在休息的時候,走來了一個披著大衣的孩子,胸口似乎捂著什麼。
那時候這個戰鬥班看到只是一個七八歲的孩子,渾身灰頭土臉的,捂著肚子,也不知道里面是什麼東西。
當小孩子走過來的時候,還善意拿出乾糧和飲用水要給這個孩子。
結果這個孩子鬆開了大衣,裡面是一枚改裝過的迫擊炮炮彈,炮彈的觸發引信已經開啟,當孩子開啟大衣的時候,迫擊炮落地,引信撞擊地面,巨大的爆炸吞噬了這個戰鬥班的八個紅警士兵。
只有這個班的狙擊小組目睹了這個畫面,最終交了一份懺悔書到蔡睿宸的手中。
因此從那個時候開始,在對付恐怖主義的時候,紅警兵團之中便有了不成文的規矩。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