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04章 太空梭升空

蔡睿宸的話,讓現場幾乎所有的科技精英,全都驚呼了起來。

蔡睿宸是全球第一個正式完善核聚變反應堆理論的人,也是第一個徹底將大型核聚變反應堆徹底完善的人。

對於未來科技集團能夠建造核聚變反應堆,並且進入到實際運用,外界並不感覺太驚訝和奇怪。

畢竟核物理本來就是蔡睿宸主要專業之一,他的博士稱號,也不是蓋的。

此前,在蔡睿宸還沒有到來之前,很多人就預測,如此龐大的太空梭,極有可能就是使用核聚變反應堆提供動力。

蔡睿宸回答證實了這個猜測,但是給世人的震撼是,這架太空梭光是裡面動力系統對人類的價值,就已經是無可估量了。

氦三,全球儲備也就是五百噸,其中大部分都是在中華身上。

在中東這個地方,根本沒有氦三,因此,大部分人的目光,都放在在場的幾個華夏科學家的身上,似乎再說,你們早就有一腿了。

只是這幾個華夏科學家心中全都無比的納悶,因為這件事情他們連聽都沒有聽過,根本就是國家之間的事情,和科技界沒有關係。

以此同時,所有人也全都驚訝於蔡睿宸的自信和大膽,太空梭都沒有進行過試飛,就要進行實地操作,然後再進行太空中的試飛。

現場的氣氛,也因為蔡睿宸的兩次回答,開始變得熱烈了起來。

蔡睿宸也是來者不拒,各種專業問題,他也都是對答入流,哪怕是世界級的難題,他都能夠給出一定的見解。

這些都是他和基地學習的成果,用來應付目前人類科技的問題,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讓現場的所有人,也更加的佩服蔡睿宸的知識量。

全球各大媒體,也全都瘋狂的記錄著現場的一切,因為這些不但是最好的新聞素材,同時也是最寶貴的歷史資料。

也許在五十年後,當人類真正走出地球的時候,回過頭來看的時候,誰都不會忘記今天這一時刻。

而在更加遙遠的一百年或者是兩百年後,這必將成為人類發展歷史中,最值得銘記的歷史時刻。

有一個人,真正開啟了人類探索星空的道路,同時在邁出的歷史一步的那一天,面對無數科技難題時,對答如流的重要畫面。

而衛星發射還沒有開始,各大媒體就已經開始瘋狂的報導現場的一切,這場原本只是內部的一次交流和觀賞活動,則是不知不覺變成了一個人類最高階的太空科技交流盛會。

當所有人全都反應過來的時候,全球都在充斥著這場內部問答的畫面和訊息,各大媒體全都不停的瘋狂轉播,讓全球更加清楚的瞭解,目前人類太空科技走到了什麼地步。

蔡睿宸站在臺上整整兩個小時,原本安排的休息時間,都被直接忽略了。

如果不是未來一號太空梭發射的時間已經到來,這才終止了這場盛大的科技問答會,恐怕不到晚上是不可能停下來。

而當發射倒計時打斷了一個個問題時,所有人的臉上,全都是無比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