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初伊敘聯邦成立的時候,開始進行衛戍兵團建設開始,蔡睿宸就從未將衛戍兵團放在一邊。
伊拉克建國開始第一批衛戍部隊,目前已經徵召了三次的新兵,也送走了三批退役的老兵。
在年齡上,也越來越年輕化,在部隊的津貼和福利上,也全都緊隨經濟發展,讓士兵儘可能的減少經濟上的後顧之憂。
那些退役的衛戍部隊士兵和軍官,也都儘可能進行了工作安排,優先安排到警察部隊之中。
而聯邦一直也都是在實行義務兵制度,願意來當兵可以來,是不會強求每一個年輕人都來當兵。
畢竟聯邦人口不少,要是真的每一個人都來當兵,國家就要亂套了。
而衛戍部隊的現代化軍事建設,也從來都沒有停下來。
原本大量的武器裝備全都被淘汰,這些裝備,不管有多麼的先進,也不管是從什麼國家進口的,全都無一例外淘汰出部隊,換成紅警兵團的裝備體系。
這種裝備體系,有助於協同指揮作戰,在裝備的學習使用上,可以統一整個體系,不會有別於紅警兵團,也減少了後勤的壓力。
目前,這種規則也將延續到中東聯邦的每一個成員國,哪怕是沙特部隊,也將全面淘汰之前使用的所有裝備。
不管是德國的豹2A6有多麼的先進,也不管美國的艾布拉姆斯有多麼的好用,就算是導彈,也全都會進行淘汰,全部換成自己的武器裝備體系。
而在一場場實戰中,紅警兵團的武器體系,已經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價值和實用性,各個成員國也完全沒有意見。
當然,這些淘汰的武器裝備,也將不會被雪藏或者是轉手賣出去,而是將全都作為訓練的工具。
百萬衛戍兵團,在全面的基礎建設完成之後,也將進行統一的兵種制定和劃分。
因為未來不管是否有多少個成員國,百萬衛戍兵團的規模都不會有增加太多。
在蔡睿宸計劃中,衛戍兵團的數量,控制在一百二十萬就已經差不多了,再多也不能超過一百五十萬。
因此各個成員國的衛戍部隊數量,也會根據情況做出調整。
而之所以要控制衛戍兵團的數量,原因就在於,紅警兵團的規模將越來越多,紅警兵團是戰鬥力的保證,蔡睿宸不會過多的退役紅警兵團計程車兵。
七年的時間,目前紅警兵團作戰部隊的規模已經達到五十萬,未來這個數字會更多,一旦複製中心出來,那每年徵召計程車兵,就可以達到二十萬的規模。
因此控制衛戍部隊就十分的有必要,更何況聯邦也確實是不需要這麼多的衛戍部隊。
但衛戍部隊的戰鬥力建設,也是最高統帥部的重點任務之一。
蔡睿宸甚至計劃讓譚雅擔任衛戍部隊最高司令長官,完全負責整個衛戍部隊的戰鬥力建設工作。
事實上,蔡睿宸也是擔心將來光靠紅警兵團的話,兵力可能會有捉襟見肘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