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未來如何,最低的限度,都要保持能夠和中東聯邦保持一個相持的力量平衡。
且不管奧、巴馬此刻的想法,閱兵依舊在繼續著。
在戰鬥要塞之後的幾個方隊,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裝備,各種導彈方隊,搶佔了各種眼球。
特別是當反艦彈道導彈方隊出現的時候,將現場所有的目光,全都徹底吸引了過來。
就是這款導彈,一口氣幹掉了北約四艘航母。
而到現在,人們對於那一次的導彈打擊,此刻猶如昨天一般,整個過程在腦海中清晰的浮現,猶如歷歷在目。
儘管那一次的導彈攻擊之中,存在很多令人費解的地方,可是實際效果卻完全說明,在這樣的導彈面前,艦隊將是海上的活靶子。
這也讓美國海軍,也一下子就收斂了很多,各個海軍強國,也都在緊急思考,海軍是否也處於巨大的變革之中。
可是不管如何進行分析以及討論,最終的結果都不會有任何改變,在面對這款由未來科技集團研製生產的反艦彈道導彈面前,任何艦隊都是很難防禦的。
除非是能夠直接干擾到整個導彈的制導體系,光靠正常的導彈攔截,實在是太難了。
現在當這款導彈,在發射車上緩緩經過的時候,也讓不少國家元首,忍不住在心中為自己敲響了警鐘。
隨著常規導彈方隊漸行漸遠的時候,大部分人也全都回過神來,看著前面後續跟進的方隊。
平息者自行野戰火炮的出現,其光輝已經被導彈方隊掩蓋了,對於這款自行火炮,就連吃過大虧的美國人也都不是很知根知底。
在平息者自行火炮之後,就是各種地面雷達車以及資料和通訊車以及電子戰車輛,後面還有各種野外補給車輛,大部分都是後勤的。
這些並沒有吸引太多的目光,但是經過這些方隊透過的時間,大部分也都將心態調整完畢了。
開始屏息等待,這場閱兵真正的重頭戲,伊敘聯邦的洲際彈道導彈部隊。
蔡睿宸並沒有讓他們等待落空,在這一場閱兵之中,也確實是準備了戰略導彈方隊。
不過戰略導彈部隊,也只有一個方隊,在龐大的一體式發射車上,長長的導彈被包裹在導彈外殼之中,行進從閱兵大道經過。
戰略導彈部隊的出現,也預示著這場閱兵式的地面閱兵落下帷幕。
而準備就緒的空中梯隊也是正好銜接在戰略導彈方隊的後面,從空中組成飛行梯隊,開始依次透過閱兵大道的上空。
聯邦空軍的戰鬥力,也是經過一場場實戰證明出來的,哪怕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過第四代的戰鬥機,但全世界都沒有任何人,敢小看蔡睿宸麾下的空軍部隊。
最主要的是,到現在,誰也不清楚未來科技集團還有什麼秘密裝備沒有披露出來。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未來科技集團肯定是掌握了什麼技術,能夠使得武器裝備在研製過程中,根本不需要進行太多的實際測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