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若外界說到中東聯邦的話,大部分的話題並不是印尼的戰爭,而是中東聯邦國內轟轟烈烈的建設家戶。
如果是說道未來科技集團的話,那最多的話題就是太空領域方面的話題。
從幾年前,未來科技集團就開始在太空科技領域有了巨大的突破,到現在不過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未來科技集團的太空領域發展技術,早就成為了全球太空科技技術的翹楚。
完全沒有一個國家,沒有一個公司,沒有航空航天研發中心能夠和未來科技集團相提並論。
且不論未來科技集團擁有全球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太空飛船——未來太空梭,就說一直都在不停擴建中的未來空間站,這個全球第四個修建的空間站,已經成為了這一年來,全球討論最多的話題。
從和平號空間站,再到國際空間站,然後是華夏的天宮空間站,再到未來科技集團的未來空間站,前面三個空間站所承擔的任務,都是差不多。
一開始,全世界也不認為未來空間站,會有什麼不同,應該也是一個實驗性的空間站,一二十年來,也會進入到大氣層焚燬。
然而當未來空間站一步步的建設起來,還沒有看到完善的地步,全世界都無比震驚的發現,未來空間站的規模,越來越大,並且也完全不是空間站的規模。
至少全世界在這之前,都不敢想象,一個猶如城邦大小的空間站,在有生之年,真的能夠執行在地球軌道上。
對於未來空間站的報導以及熱度,就沒有真正的消減過,甚至過了兩三年的時間,也一樣備受關注。
從當年未來空間站計劃傳遍全球之後,未來航天公司就以每月數次的高頻率節奏,不停的發射空間站元件到太空進行組裝,從原本的三個空間艙開始,猶如搭積木一樣,一點點的累積起來。
而特別是在太空梭一號開始承擔主要運輸工作之後,各種大型的空間艙,也從地面搬運到太空之中。
其中有多個超大型的空間艙,甚至是在地面上生產出模組,然後運送到空間站再進行組裝的。
有時候,未來太空梭一號,一天要從太空到地球來回好幾趟。
如此超高的效率,一個堪稱人類科技里程碑般的工業結晶,開始在地球軌道上初具規模了。
龐大的空間站,就猶如一座懸浮在地球軌道上的太空城市,甚至在一些高海拔的地區,沒有光輻射汙染的夜空之中,光靠肉眼就能夠看到未來空間站。
每天都在變化中的未來空間站,也就自然每天都在吸引關注,而國際媒體,也全都樂得報導這樣的新聞,來吸引眼球。
在耶路撒冷的國際防務展還在持續的階段,在中東聯邦衛隊正在發動對印尼爪哇島叢林的攻勢時,未來航天公司,也在此刻,正式對外公佈了一個重大的訊息。
訊息的內容有三個,未來太空梭二號,已經完工,所有的裝置全都檢測完畢,能夠開始執行載人任務。
第二個訊息的內容是,在德黑蘭郊外修建中的人類第一個航天港落成,將成為全球首個專門用以外星球往返地球的專業陸地航天港。
剛剛完工的太空梭二號,以及接下來的太空梭三號,這兩架專門用以載人任務的太空飛船,將會在德黑蘭的航天港內起飛降落,負責將人員以及裝置,運送到地球之外的其他地方。
第三個訊息,與未來空間站相關,未來科技集團將在三天後,運送第一批科學家以及工程師前往未來空間站,總人一百零一個,這些人將直接乘坐未來太空梭二號。
這三個來自未來航天公司的官方訊息,一下子就吸引了全球絕大部分的目光,不管陣營和國家,未來航天公司宣佈的這三個訊息,對人類而言,重要意義是完全相同的。
意味著,人類已經開始具備星際移民的能力了。
三天的時間中,這個話題每天的熱度都在提升,全球幾乎所有的媒體以及網路,都在熱議這件事情。
轉眼間,三天的時間在無數的議論聲中,悄然過去。
已經完工的太空梭二號,也在第二天就抵達了德黑蘭的航天港,而從昨天到現在,德黑蘭的航天港內外,數十萬人都來這裡好奇的圍觀。
上千米長的太空梭,哪怕是在數公里之外,都看得一清二楚,高大的身軀,也不是航天港四周的圍牆可以完全遮蓋的。
哪怕只是在遠遠的看看,來到這裡的人,都深感值得。
同時,全球各大媒體,也全都紛紛抵達,憑藉著證件,還能夠進入到航天港內進行拍照和採訪。
目前的德黑蘭航天港,自然是沒有對外開放,但是所有的記者全都驚奇的發現,在航天港內,有安檢和候機室。
看起來有點類似機場,但是明顯看起來更加的高檔,裡面全都是自動化的裝置,一走進來就好像進入到未來社會一樣。
上百家媒體一進來,還沒有近距離去看看太空梭二號,就被航天港內的各種裝置,搞得眼花繚亂了。
在這裡,全都是自動一體化的裝置,一進來就有未來管家最新版的機器人,來為他們提供所需的一切服務,介紹裡面的裝置。
整個航天港內,猶如一個大型的航天展似的,各種裝修以及航天模型,無比的壯觀。
看起來似乎和機場差不多,但是格局完全不同,裡面不但有機場具備的一些東西,還有大量的訓練室,以及測試和體檢裝置。
不少記者都在現場體驗了起來,而候機樓,看起來雖然和機場的差不多,不過卻比所有機場的候機樓都要高。
高一點也自然再正常不過了,畢竟太空梭的尺寸放在那裡,高達一百多米的太空梭,而且乘員艙還是在機身靠近機頂的位置,因此候機樓的位置,高度就相當於三十三層的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