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1967年頒佈的《外層空間條約》明確規定,地球上任何國家對天體不擁有主權。
對於聯合國該條約,在中東聯邦之前,全世界對於這個條約的理解,在那些有實力的國家看來,這個條約僅適用於國家,並不是適合企業這種私人的公司和機構。
美國是這種理解的最大支持者,因為美國大量的太空企業,都試圖在搶佔太空中的資源。
在地球礦產日益貧瘠的時代下,大量的目光全都放在了太空上,數百億美元的投資,極有可能換來數萬億美元的利益,如此高的利潤彙報,足夠讓人腦熱和衝動。
不單單是美國,歐洲不少國家也都將未來能源的需求放在外太空上,俄羅斯也不例外。
雖然聯合國的條約,但是條約中只是特指國家,並沒有說到國家之外的企業,因此各國的企業,也都是順著這個漏洞,將更多的發展方向和資金放在太空領域。
中東聯邦並沒有自己的國家級太空專案,所有的太空發展也研究專案,全都是未來科技集團企業的行為,蔡睿宸也自然是有樣學樣,和西方世界一樣,繞著聯合國條約發展和前進。
這對很多渴望但是又沒有多少能力的國家來說,自然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情,自然也就有國家提出各種抗議,然而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不公平的,小國的聲音再有道理,又怎麼可能改變大國的根本利益決策。
太空開礦,是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這一點全世界的財團和企業,比誰都更加清楚。
一顆直徑不到一百米的小行星上,如果存在一定的揮發性物質,那這顆小行星上面的資源,帶有水和氧氣的揮發性物質,就足夠讓一艘宇宙飛船來往地球和月球超過一百五十次。
在地球引力範圍內,在地球距離月球更遠的地球引力之內,有上萬顆的小行星,並且這些小行星的發現數量,都在以平均每年上千顆的數量增加著。
這些小行星是肉眼無法看到的,而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的距離內,預計會有超過百萬顆大小不一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上面,富含的礦產資源之多,根本無法估計和計算。
蔡睿宸對這些小行星上面的礦產熱度,遠遠高於月球上面的氦三,也高於火星上面的資源。
在未來科技集團宇宙探索技術幾年的努力成果下,對於地球周邊所有小行星的探索中,以及基本上確定了超過五萬顆礦產豐富的小行星,這些小行星上面,全都富含鐵、鑽石、黃金、鉑金、矽、鎳,還有鎢、稀土、同位素等無比稀缺的資源。
而這些東西,回收到基地,其回收價格,將比那些普通的礦產價格要高出很多,而且可開發的數量,將是一個天文般的數字。
這些小行星上面的資源,用未來科技集團數字來計算,足夠滿足基地最少二十年的需求,其總價值超過了百萬億資金。
這也是蔡睿宸之所以對太空礦產如此野心勃勃的原因之一,而地球上的資源,在蔡睿宸看來,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指望。
但是宇宙開礦,所涉及到的科技,要求十分的嚴格,雖然全球有不少企業,全都將目光看向了太空,可是想要真的實現開礦,還需要很長的道路要走。
相對比全球的科技,未來科技集團要快了許多,未來太空梭足夠滿足將大量的自動化開礦機器人送到小行星上面,而超時空採礦車,也能夠快速的將小行星中的礦產回收起來,而那些直徑小於五十米的小行星,太空梭就能夠直接回收起來。
在那些直徑長度超過千米的小行星上,甚至可以直接修建科技擴建站,進行固定式的礦產回收。
目前未來航天公司以及將所有的小行星進行了歸類,分出多個等級,已經開始對小行星的資源儲藏數量,逐步進行探索。
未來空間站的建設工作已經完成了一半,裡面的建設單位已經開始在源源不斷的生產自動化的機械人以及探測機器人,小行星開礦的準備工作,也已經進入到了尾聲,效果即將展現出來。
回想當初,一步步的發展過來,從每天幾萬資金的回收,到現在都將手指伸到的太空,看著手中的所有太空發展集合以及相關資料,蔡睿宸頓時頗有幾分的感慨之情。
只是看完手中的所有計劃,蔡睿宸簡單核算了一下,一邊搖頭,一邊對身邊的娜塔莎說道:“計劃都很好,但是規模不夠,我需要更加快速的開採小行星上面的礦產。”
這句話,蔡睿宸是當著大老闆的面說的,他沒有半點要避諱的意思,也明確的告訴大老闆,我已經開始在開採宇宙中的礦產了。、
而大老闆也沒有想到,蔡睿宸居然當自己的面,說出這些話來。
誰都知道未來科技集團在太空領域技術的先進,也基本上能夠猜測到蔡睿宸對宇宙礦產抱有的野心,可是野心是一回事,實現野心又是另一回事。
“你不會是打算和我一起開發小行星的礦產吧!”大老闆帶著開玩笑的意味問道。
大老闆自己很清楚,以家裡面的技術,與未來科技集團進行所謂的合作開發,那就是蔡睿宸在送大禮,是完全在扶持家裡的科技技術。
蔡睿宸很乾脆的搖搖頭,小行星開礦的計劃,他不會讓任何人參與,因為裡面直接涉及到一些他不會對任何外人公開的科技機密。
超時空採礦車,這種技術足夠讓整個世界產生十幾級的地震,非到必要的時候,他是不會讓外界知道,哪怕是大老闆也是一樣,原則性問題是不會改變的。
“我是想要問你,老家對移民火星有沒有興趣?”蔡睿宸沒有讓大老闆去猜測,直接就擺上了正題。
開發火星的計劃,和宇宙開礦的計劃,可以說是差不多相同的計劃,都是勢在必行的,兩個計劃唯一不同的地方是,火星開發的計劃內容更加的龐大,不是單純的想要火星上面的資源,還要火星上面的土地。
太空梭基地的建設已經進入到尾聲,未來太空梭也建造到第三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