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色列飛行到敘利亞的邊境,可比從入侵者從工業區過來攔截遠多了。
再加上入侵者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也不差,儘管是一款輕型戰鬥機,但對比F15鷹式戰機來說,也就是一點點的差距。
這點差距在空戰的制空時間上,差距並不明顯。
而且後續的猛禽聯隊其他的戰鬥機,也隨時可以過來支援。
所以要是拖時間的話,對於入侵者戰鬥機是有好處的。
而且對於蔡睿宸來說,也是有好處的,畢竟要是現在能夠避免衝突,還是避免的好。
不過,蔡睿宸也沒有天真的以為,這兩架以色列的戰鬥機,就是沒事吃飽過來挑釁的。
畢竟以色列人也很清楚,這樣的挑釁對於一個並非國家的組織來說,根本沒有用。
除非是以色列的戰鬥機敢靠近到馬林鎮的附近挑釁,那才有效果。
而選擇貼近飛行,也是考慮到對方會突然發動襲擊的意圖,特地做出的飛行姿態。
在另一邊,另外的兩架戰鬥機,也都是保持相同的飛行方式,除非是F15鷹式戰機能夠在瞬間調整機身對準邊上並排飛行的入侵者,否則依舊無法攻擊。
然而就在雙方的保持這種飛行姿態不過十來分鐘的時間,入侵者戰鬥機內的猛禽,有些意外的收到了來自預警機的訊息:
在約旦中部地區上空,發現了兩架靠近的飛行器,可以確定是F16戰隼戰鬥機,飛行高度六千,正朝著邊境這裡飛過來。
兩架戰隼,從過來的方向和高度,可以確定並不是以色列的戰鬥機,而是約旦王國的空軍戰機。
而約旦空軍也是擁有戰隼,和沙特一樣,都是向美國購買的。約旦和美國的關係也是很不錯。
但是約旦和以色列的關係可就不怎麼樣了,在二十世紀的時候,就在以色列邊上的約旦,也單獨爆發過兩次和以色列的戰爭。
而第一次中東戰爭的時候。約旦也是主要的參與國,那是為了幫助巴勒斯坦人奪取被猶太人佔領的巴勒斯坦地區。
第一次中東戰爭,約旦王國出動了五千人的部隊,出兵規模就少於埃及也伊拉克。
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時候,以色列不但出動了全部的軍事力量。對埃及伊拉克等國進行了全面的空襲,也出兵約旦,短短几天的時間阿拉伯世界戰敗。
約旦也參與了第四次中東戰爭,對以色列作戰,第五次中東戰爭中,雖然沒有約旦什麼事情,那是以色列和黎巴嫩的事情,但是後續約旦和以色列的恩怨並沒有停止過。
一個在約旦河西岸一個在東岸,爆發衝突那就是家常便飯。
到了二十一世紀,約旦和以色列之間的關係雖然有一定的緩和。但是關係依舊冰冷。
對於以色列的戰鬥機三番五次透過自己主權領空的事情,約旦方面也一直都極為的憤怒。
只是因為美國的關係,約旦一直都保持克制,只是象徵性的保持抗議。
其實是,每一次以色列戰鬥機透過約旦的境內,約旦自己當時不知道而已,在事後也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