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風中的謊言”打賞的10000起點幣,本章為他加更。
未來科技集團的年度新品釋出會結束,蔡睿宸並沒有因此而清閒下來。
困擾伊拉克和敘利亞甚至是整個中東發展的另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氣候的問題。
實際上,從北非到西亞地區,都有相同的問題,當年的人類文明發展之初,大量的砍伐樹木以及畜牧業的大量發展,也因為了氣候的改變,使得中東和北非,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沙漠地區。
曾經的阿拉伯文明,一開始並不是駱駝,而是山羊,隨著沙漠越來越多,駱駝也就成為了主要的畜牧業。
此時的伊拉克和敘利亞,大量的糧食也全都是依靠未來科技集團的進口,本土食物的供應,根本不足以滿足兩國人民的基本糧食需求。
戰爭,打的經濟,同樣打的也是後勤,要是一個國家連自己的國內糧食都無法供應,那戰爭也將變得異常的艱難。
就好像二戰時期的日本,在面對美國海上封鎖的時候,無法運到日本可不單單隻有鋼鐵和原油,還有那些糧食。
這使得在二戰的後期,日本國內的糧食供給,經常出現中段的情況,餓肚子那也是那個時期日本人普遍的記憶。
儘管蔡睿宸不擔心將來戰爭的時候,糧食來源受到封鎖,但也不能什麼都依靠外面。
將來他所擁有的地盤,也遠遠不止敘利亞和伊拉克這兩個國家,所以也必然要解決國內的糧食自給自足。
畢竟進口的糧食,也極大提高了國內民眾的生活成本,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而且所有的伊拉克人,不可能全都參與到工業的發展。
曾經的伊拉克農業比例也是極高的,伊拉克鼎鼎有名的蜜棗,曾經也是伊拉克政府財政大量的出口收入。
而且畜牧業的發展,也需要農業來輔助,以往蔡睿宸是沒有辦法,只能是不去想這些。
但是日漸提高的溫度,加上農業發展的日益萎縮,蔡睿宸內心也是頗為的著急。
若說以前那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在,伊拉克和敘利亞農業發展的最大機遇也正在來臨。
馬林鎮外面,南部被西面地區,荒野上,全都是因為沒有流水灌溉,只能是荒廢的農田,然後逐漸被風沙侵蝕,變成荒野戈壁。
目前伊拉克所擁有不多的農業,也全都是集中在連個流域,這個誕生中東文明的地方,也給伊拉克保留了一點點農業的基礎。
而從一年前開始,大量的伊拉克農民,全都被集中起來,開始對那些荒廢的農田進行治理。
儘管天空中看不到多少雨水,但是未來科技集團已經表示,將會從塞爾薩爾湖引水來灌溉附近所有的農田。
一年的時間,荒廢的將近五千萬畝的農田也全都被開發了出來,為此未來科技集團也準備好了一大批優良的種子。
大量的種子也全都發到了農民的手中,但是讓所有人疑惑的是,未來科技集團似乎還沒有開始建造引水的工程。
五千萬畝的農田,三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幾乎將整個伊拉克所有的荒蕪戈壁全都開發了起來。
相當於伊拉克國土面積的十四分之一,這個利用率已經達到了驚人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