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飯館之中就不一樣了。不說在飯館之中有很多秘密的法子可以知道他們說的是什麼;單說很多官員嘴上本就沒有把門的,僅憑探子扮作下人服侍都能知道很多事情。。”
“而且還大大節省了人。唯一的問題,就是一定注意保密,不能有‘飯館裡有錦衣衛的探子’這樣的傳聞流傳出來。若是有這樣的流言,那就前功盡棄了。”
是的,允熥建造公租房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獲得官員們之間都說些什麼。這並非是他的建造公租房的旨意下發之時就想到的。不過也是下發之後沒多久就想到了。
所以允熥特意以‘公租房俱為官員所居,豈會有什麼不妥’為由,下令公租房區域宵禁時間非常晚,使得官員想要在外聚會唯一的地方就是公租房附近的飯館了。
雖然一些非常機密的事情一般不在飯館中說,但是僅僅是一些一般的情報也是非常有價值的,據此可以推斷出許多的事情來。
秦松聽了允熥的話,說道:“陛下真是能想臣所不能想,臣無比佩服。”
“哈哈,”允熥笑了一下。秦松是他的藩第之人,若是一般人這樣說他一定以為是拍馬屁,但是秦松這樣說他就要以為是真的了。
並且,這也確實可能是發自肺腑的真心話嘛!嗯,就是這樣。
秦松接著說道:“臣馬上下去安排。”
允熥“嗯”了一聲,然後好像想起什麼似的,說道:“你說,讓山東麵館的唐老闆來這裡開面館如何?”
“在朕的設想之中,最少有一個江南菜系的飯館,有一個北方特色的飯館,有一個巴蜀、湖廣的,一個鍢建、廣東的。”
“唐老闆家就是做的山東那裡的特色,並且除了麵食,山東菜也是不錯的,頂多改個名字。不叫麵館,叫菜館或者飯館。你看如何?”
秦松思索了一下,說道:“陛下,山東麵館的唐老闆可是六年以前幫過陛下,雖然並非是錦衣衛中人,當時知道他家有銅管可以竊聽談話的人也不多,但是因為和陛下有關係,多半大家不會在他家的館子中談論一些政事的。所以臣以為不妥。”
允熥聽了秦松的話,細想一下,說道:“你說的不錯,是朕想錯了。”
然後允熥突然想起來了一個飯館,說道:“那我還有一個想推薦的。”
“你可知在京城之中有一個做悊江菜很不錯的飯館,叫做錢塘飯館的?”
秦松思索了一下,說道:“臣不知。”
允熥說道:“在從西邊到皇宮的一條小路上,也不大。但是上次朕嚐了一次覺得他家的飯菜不錯。”
“朕記得他家的店老闆叫做金成柱,雖然時代都是京城人,但是偏偏家傳了悊江菜的做法,在那一片還是獨樹一幟的。找對了地方,也好找。”(第230章)
秦松說道:“這一家與陛下有什麼瓜葛嗎?”秦松小心翼翼的詢問著。
允熥說道:“並無瓜葛,只是我又一次在哪裡吃了一頓飯,覺得做得不錯,所以和你說了。”
“在為在京的四品以下官位的官員建造公租房的地方預備的飯館總不能飯菜不好吃。若是還不如他們自己家做得好,那麼誰回來飯館吃飯呢?所以要找飯菜做得好的人來開飯館。”
允熥怕秦松以為自己是指定了金成柱一家,又說道:“朕只是讓你去瞧一瞧,若是可以,他們自己又願意,就讓他遷到那個地方開飯館;若是不相宜就罷了。”
秦鬆鬆了口氣,說道:“臣知曉了。”
允熥又叮囑幾句,問了問秦松有無事情,秦松當然是回答‘並無事情’。然後允熥就讓秦松下去了。
=====================================================
公租房的事情不愧是事關廣大在京的中低階官員福祉的事情,通政司的官員在傳遞奏摺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然後上班的時候雖然不敢擅離職守,但是也與每一位來通政司辦事的官員聊起了這件事情;而聽說了這件事情的官員再返回了本部門的時候又會與本部門的其他人說起。所以到了下班的時候,在京的官員已經差不多都知道了。
解縉就是這樣知道的這件事情。他雖然現在身上掛著中書舍人,但是他的主業是編纂《太祖實錄》,特別是最近《太祖實錄》馬上要完成了,解縉更是每天連午飯都顧不上吃了。
解縉晚上回到禮部侍郎董倫的府邸,激動的對董倫說道:“陛下如此厚愛我等,我等真是萬難報一的。”
董倫雖然不像解縉這樣激動,但是可能是前任皇帝朱元璋對於官員壓得太狠的緣故,所以也覺得允熥對於大臣真的很照顧了,說道:“那我等就努力報效陛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