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17章 如何正確理解出題人的意思(四千多字章節)

“吾亦命人抄了今年會試策論題目來看,有些思量,但卻未敢保準,這次來,就是想問問楊通判,今年的會試策論題目陛下到底是何意?”向寶說道。

楊子榮思量片刻,覺得自己平日裡產業園區的事情還多有賴於他,還是不得罪的好。但他卻說道:“向知府,在下雖有所猜測,可也不敢保準。”

“這吾也知曉,你只管說你的,即使與陛下的本意不同,也無妨。”向寶道。

5再三說自己的猜測未必準確,得到向寶的反覆保證後才出言道:“向知府,若是常人來做這二題,頭一篇文章多半會頌揚太祖皇帝,第二篇文章多半會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等話語。”

“這麼,這麼寫不對?”向寶問道。他也是這樣理解的。

“向知府,依在下看來,若是要得陛下青眼,須得如此立意。”

……

……

允熥看了十二份試卷,見和自己想的差別有些大,放下試卷,對解縉等人說道:“這些會試試卷朕暫且不看了,你們回去再對策論進行評定。”

解縉當即躬身說道:“臣愚鈍,難以明白皇上的意思,還請明示。”他身後的楊士奇、楊溥、金善三人也躬身這樣說道。

允熥掃了他們幾眼,忽然想到一人,心道:‘若是楊子榮在此,一定能明白朕的意思。解縉雖然聰慧,但政治頭腦不行。’

“解卿,這頭一道策論題目,用太多的言語稱讚先帝的,一律排到中間。這道題不需要舉子們引申太多,只要他們說蒙古人如何殘暴就好。”

“第二道題,不要泛泛的談什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幾年屢次生事,意圖對大明甚至對朕不利的蠻夷是什麼人?是天方教徒!”

“先有洪武末年滿者伯夷不尊大明號令,進犯三佛齊,後有撒馬爾罕國奸細勾結滿者伯夷國之人意圖在廣州暗害朕,中有國內的色目人在安南造反,更不必提題目裡寫的也是天方教徒。如此清楚明白的事情,還要朕提醒?”

允熥出頭一道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告訴百姓和士紳,蠻夷之人入侵中原,可是要對漢人進行大規模屠殺的,十個人裡面有九個會被殺掉。所以大家再面對蠻夷入侵的時候,一定不能以為可以當順民活下去,當順民也活不下去!所以答題的人只要緊扣這一主題就好,若是引申不到第二點,說蒙古人有多麼殘暴就行了,不需要拍朱元璋馬屁。

第二題就是為同撒馬爾罕國見仗做輿論準備了。儒家傳統上是反對打仗的,即使孔子的本意也反對不義之戰,所以為了儘可能多的消除朝堂上的反對之聲,就要多做輿論準備。

兩道題結合在一起看,就是告訴士紳百姓若是讓撒馬爾罕國打進中原,百姓要遭受怎樣的種族滅絕似的屠殺,從而對撒馬爾罕國心生恐懼,支援朝廷同它打仗。不過這個引申寓意因為以前從未有過兩道題結合一起看的先例,恐怕沒有舉子能答出來,他也就不做要求。

經過允熥這麼一番解釋,解縉明白了他的意思,馬上連聲說自己愚鈍,隨即上前將試卷都抱了起來,又躬身行了一禮,與楊士奇等人退下。

……

……

楊子榮將要如何回答這兩道題和向寶解釋清楚,向寶攆著鬍鬚說道:“原來這題目中還有這些道道,若是吾今年考會試,多半中不得貢士了。”

楊子榮張了張嘴,最後什麼也沒說。向寶早已為官,也不需要參加科舉了,也不必安慰他。

向寶又問了幾個自己不太理解的問題,得到楊子榮的解答後,想到一事,思量了一會兒,嘆了口氣,小聲對楊子榮說道:“楊通判,你這些日子最好小心些,分巡蘇松的鄭按察,最近可得了一些風聲。”

‘按理說我不該提醒他。可他在蘇州,將園區與吳縣打理的都十分不錯,若是因此被罷了官,太可惜了。只盼他能悔改。’

……

……

下午允熥剛剛睡醒,起來穿好外衣正要去前殿批答奏摺,解縉就又帶著一百零七份試卷來到乾清宮,請允熥審閱。

允熥有些驚訝的說道:“近三千份試卷,如何在短短的兩個時辰重新挑選出一百零七份上榜的?還排定了名次?”他隨即狐疑的盯著解縉問道:“解愛卿,你莫非只是依照策論的文章立意重新排的名次?”若解縉真的是這樣做的可不成。立意雖然重要,但文采和文章的邏輯性也同樣重要。

“啟稟陛下,”解縉說:“臣身為此次會試的提調官與策論閱卷官,三千餘份試卷的策論均記得寫的大概是什麼,所以能夠在兩個時辰之內將這一百零七份試卷挑選出來。”

“若是陛下不信,可以派人挑選幾份被臣等評定為落榜的試卷,與這些試卷比較,文采可有比得上的。”

“這就不必了,朕當然信得過愛卿。”允熥雖然心裡有所懷疑,但也不會當面表露出來。反正等榜文公佈後所有的試卷都可以被士子任意查閱,不急於一時。

允熥之後將這一百零七份試卷全部看了一遍,又挑出幾份不太滿意的,讓將這一省排在稍後的試卷拿過來,經過比對選定上榜之人並排了名次。

“這個叫做周述的,自己是會元,弟弟也上了榜,這一家的家風定然不錯。周述還是江西的解元,若是再能中狀元,也是一門佳話了。”允熥忽然注意到了一對上榜的兄弟,如此說道。

“這也是陛下厚恩,才能有此佳話。”解縉拍馬屁道。

允熥沒有接話。他只是隨口一說而已,就算再出一個連中三元的人對他也沒什麼意義。不過他還是因此記住了周述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