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章一:無德天子烽火戲諸侯

那大夫褒珦,見周幽王終日沉迷女色,這女色恰又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才獻給君王的,心中有苦說不出,沒多久便鬱鬱而終。

這烽火戲諸侯,諸侯不來了,自不能再博美人一笑,那周幽王為進一步討褒姒歡心,又罔顧老祖宗的規矩,廢黜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冊封褒姒為後,冊封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並下令廢去王后的父親申侯的爵位,還準備出兵攻伐他。

那申候恰就是之前前來護駕的一路諸侯,申侯得到這個訊息,被這昏庸的君主氣得是火冒三丈,不能坐地等死需先發制人,遂聯合繒侯及西北夷族犬戎之兵,於公元前771年進攻鎬京。

假事變成真事,那周幽王聽到犬戎進攻的訊息,驚慌失措,急忙命令烽火臺點燃烽火。烽火倒是燒起來了,可是諸侯們因多次受了愚弄,恰又得知此次事件完全是由周幽王咎由自取,傷了諸侯的心,還要背離祖宗之法,廢太子並討伐申候,因此都不予理會。

烽火臺上白天冒著濃煙,夜裡火光燭天,可就是沒有一個救兵到來。使得周幽王叫苦不迭。鎬京守兵本就怨恨周幽王昏庸,不滿將領經常剋扣糧餉,這時也都不願效命,犬戎兵一到,便勉強招架了一陣以後,一鬨而散,犬戎兵馬蜂擁入城。

周幽王無奈只好帶著褒姒、伯服,倉皇從後門逃出,奔往驪山。途中,他再次命令點燃烽火,烽煙雖直透九霄,但還是不見諸侯救兵前來。犬戎兵緊緊追逼,周幽王的左右在一路上也紛紛逃散,只剩下一百餘人逃進了驪宮。有大臣獻計,以火焚燒前宮門來迷惑犬戎兵。周幽王聞言大喜採納了這個建議,遂安排士兵點起前宮門大火,自己則從後宮門逃走。

逃不多遠,犬戎兵又追了上來,一陣亂殺,只剩下周幽王、褒姒和伯服三人。他們早已被嚇得癱瘓在車中。犬戎兵見周幽王穿戴著天子的服飾,知道就是周天子,當場將他砍死。又從褒姒手中搶過太子伯服,一刀將他殺死,只留下褒姒一人做了俘虜,褒姒由堂堂妃子變為壓寨夫人。

當真是:

命運有趣亦無趣,投胎轉換技術活。降生皇家享天威,狼煙僅為妃子笑。

怒惹諸侯引番兵,再燃烽火無人行。失信失德失人心,無才無德命歸西。

此時,諸侯們漸漸知道犬戎真的打進了鎬京,這才聯合起來,帶著大隊人馬來救援。犬戎將領看到諸侯的大軍到了,遂急忙把周朝多少年聚斂起來的寶貝財物一搶而空,攜帶褒珦,縱火退卻。

那犬戎攻破鎬京,殺死昏君周幽王退走後,幾路諸侯聚在一起,以申侯、魯侯、許文公等為首的大諸侯,商議一番,決定共立原來的太子姬宜臼為天子。

是以新天子姬宜臼於公元前770年在申(今河南南陽北)即位,是為周平王。

因鎬京已遭戰爭破壞,而周朝西邊大多土地都被犬戎所佔,周平王恐鎬京難保,遂於公元前770年在秦國軍隊護送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並任命在鄭武公擔任司徒同晉文侯共同輔助下治國。

周平王進行國都東遷時,因秦國國君秦襄公在犬戎攻打周朝時,作戰得力,立有大功,而且還派兵護送天子遷都,於是提升秦襄公為諸侯,賜封給他西戎攻佔的岐山以西土地(今陝西省鳳翔縣),並說:“西戎兇惡無道,掠奪我們岐、豐的土地,只要秦國能攻打併趕走西戎,並攻佔這些土地,那這些土地就歸秦國所有。”並與秦襄公盟誓。

這有了天子之諾,遂產生了強大動力,不久,秦國攻佔岐山以西地區,秦國從此開始發展起來。

由於大片故土喪失,周王朝僅僅擁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東不過滎陽,西不跨潼關,南不越汝水,北只到沁水南岸,方圓只有六百餘里,地窄人寡,與方圓數千裡的大諸侯國相比,此刻的它,只相當於一箇中等諸侯國而已,周王朝因此大大衰落。

天子弱,諸侯強,勢必王令不能行。

鄭、晉、齊、魯、燕、宋、楚等大諸侯國為了爭奪土地、人口以及對其他小諸侯國的支配權,相互之間不斷進行兼併戰爭,形成諸侯爭霸的紛亂局面,中國歷史進入一個大變革的動盪時期。

也可以說,這一遷都,卻遷出了華夏史上有名的春秋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