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聽完,墨子聽的也是連連感嘆:“世上無不巧之事。這天下何等之大,怎麼我們兩個與陶朱公有關係的人,竟在千里之外的晉國相遇。”
隨後墨子便也將自己與范蠡如何相識,也講述了一番,聽的那猗頓是連連讚歎。想不到這墨子那麼小便有那番膽識與見識。更想不到自己的老師的經營思想是得自計然。這要是按輩分,自己還要尊稱墨子師叔。
猗頓這一想法說出來,墨子連連擺手,笑道:“若真按輩分,天下能與我同輩的屈指可數,便是我的岳父也要不知低我多少輩來。因此咱們各論各的。”
此刻,那禽滑釐與高何、縣子碩也終又知道了師父的一些往事。這等事蹟,不是每個弟子都有機會能聽到的。
於野王邑遇故知,猗頓又多停留了幾天,每日與墨子把酒言歡,便是趙無懼也多次前來相陪。
這一日,墨子向趙無懼提出告辭,欲要前往絳都。趙無懼十分惋惜不能將墨子這等賢人留下,便讓墨子若到絳都,若是方便可去趙府,趙家必將熱情款待。
那猗頓得知墨子要去絳都,大喜,其返回猗氏恰是與墨子同路,都要走那軹關陘。
次日,墨子率弟子向趙無懼、趙掌櫃、冠琴等人告辭,猗頓也同路,那趙無懼送了足有三里,方才被墨子再次相勸止住腳步。
這番去往絳都,有猗頓通行,卻是不需腳步丈量,那猗頓自有一套豪華馬車,柔軟舒適,坐在上面,品著美酒,吃著瓜餚,無風吹日曬,愜意之極。
那高何、縣子碩是第一次坐這等豪華馬車,十分享受。但這野王邑至絳都,卻是很長的一段路,坐久了,卻也發現有些不舒服,腰也酸背也痛,便連那屁股,也是東挪西挪,很是不自在。
看著猗頓坐在那,很是享受一般,高何不由開口問道:“猗頓前輩,您這一路坐下來,動也未動,難道不難受麼?怎麼我們坐的這般腰痠背痛,難道我們就是受苦受累的命麼?”
這話一問出,卻是惹得其他人哈哈大笑。猗頓笑罷,給出瞭解釋:“任何再舒服的座駕,坐久了都會不舒服,我又不是石頭人。只是這是一個基本功,要學會忍耐,保持自己的風度。或者這麼解釋你就明白了,任何事只要有堅持之心,那便容易做成。這番坐法,我卻不是乾坐,而是大腦中思考我的各處生意,大腦中有了其他思想的控制,便會忽略了身體的感知。”
“猗頓前輩的這種說法卻與前些日師父的說法大同小異。”縣子碩道。
“哈哈,世間道理大同小異。墨翟兄弟這方面可比我還要精通。”猗頓笑道。
“猗頓兄謙虛了!”
軹關陘,山谷道路,雖烈日當空,但卻山風習習。馬車晃晃悠悠,非常悠閒的行走,走幾步,便低頭吃兩口路上的青草。
看著弟子們坐在車上有些無精打采,昏昏欲睡,甚是不禮貌,墨子便開口道:“我等行在這山路,卻還有些典故。”說完故意頓了頓。
那高何本想瞌睡,卻被師父這個典故給吸引,坐直了身子,看向師父:“師父,快講講,有什麼典故?”
“猗頓兄是這的老人了,對這裡應該比我熟悉,若是我講的不對之處,還請猗頓兄指正。”墨子向猗頓道。
“墨翟兄弟客氣了,若說生意場上的事,我還有些見解,可這論起典故來,我可就不行了,實不相瞞,這條山道我不知走了多少遍了,可卻從未聽說過什麼典故,今正好開開見識。”猗頓也坐直了露出傾聽的樣子。
“哈哈,好!那我就獻醜了!”墨子一拱手道,“此事還是與晉文公重耳有關。當年(公元前652年),周惠王去世,太子姬鄭害怕子帶發難爭奪王位,因此秘不發喪,暗中尋求齊桓公支援。齊桓公便召集宋、衛、許、魯、曹、陳等會盟於洮(今山東鄄城西南),使太子姬鄭繼任為王,即周襄王。
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子帶召整合周附近地區的諸戎族攻伐姬鄭,焚燬王城東門。但諸戎族終是烏合之眾,在姬鄭迎擊下,子帶出奔於齊。後來到了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周大夫富辰勸說周襄王,召子帶返周,以免丟王室面子。那周襄王便遣人送話給子帶,讓其歸來。子帶遂應召復歸成周。
但子帶謀取王位之心不死,周襄王十六年(公元前636年),子帶又聯合金狄人軍隊攻周,大敗周軍。周襄王逃居於鄭國的汜(今河南襄城南),並告難於魯、晉、秦等國。
周襄王十七年(公元前635年),恰是晉文公重耳結束流亡之旅返回晉國為君。當時秦國軍隊已經駐紮在河水岸邊,將要護送周王回京。
當時重耳手下賢士趙衰,也就是趙成子,對晉文公說:‘要想成為霸主,不如護送周王回京、尊敬周王。周、晉同一個姓,晉國不搶先護送周王回京,而落在秦國後邊,就無法在天下發號施令。今天尊敬周王是晉稱霸的資本。’
這重耳便聽從了趙成子的勸諫。三月甲辰日,晉國的兵就到了陽樊(河南濟源縣西南),包圍了溫,護送周襄王回到了周都。這年四月,晉軍殺死了周襄王的弟弟王子帶。
為了酬謝晉國出兵勤王,周襄王便把陽樊(河南濟源西南)、原(濟源北)、溫、欑茅(河南獲嘉)等地給晉,晉國遂有太行山以南、河水(黃河)以北之地。
這原邑,乃夏代之都城。晉文公重耳獲賜四邑,決定先取原邑。當時,他命士兵各帶三天糧食,先把原邑包圍起來,並說‘限時三日,若原民不降,即撤之。’當時,晉文公屬下不解此言何意。
三日後,原城民並未投降。晉文公便下令撤軍。
這時,派出的諜報人員從城裡出來報告說,城內原民糧已將絕,再持續幾日就會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