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還是直接叫我探機吧,或者副官也行,名字只是代號,叫著順口就行。”小探機回道。
“你不要這麼掃興啊,我好不容易認認真真的給您想了個名字。”說完,楊創瑞又提出了一個疑惑道:
“你能不能讀取其他人的記憶資料?”
“不能,因為他們是生物,記憶不屬於資料,需要利用對應的靈能器材才能把他們的記憶資料化。”
“而我讀取您的記憶並不是您把記憶傳輸給我,而是我像看電影一樣接收了您的生平記錄,所以我們的執行方式和邏輯依然是不同的。”
楊創瑞理解了小探機想表達的意思,接著開口道:
“所以你並不是用我的思維方式去考慮問題,而是透過讀取我的生平,計算資料得到一個最有可能性的結果。”
“是的,都是計算的結果,我的存在是為了輔助您節能模式下的工作,透過計算給出您更多的建議和選擇。”小探機回答道。
“對了,我們還剩下多少水晶?”楊創瑞突然開口問道。
“靈能水晶總數為224顆,啟用、改裝機器人花費78顆,啟用您的指揮模式花費124顆,啟用工具系統花費4顆,目前還剩下18顆初級靈能水晶。”小探機回答道。
聽到小探機的這個回答,楊創瑞一臉震驚,“消耗這麼高的嗎?”
說完,他便他冷靜了下來,因為這些消耗資料他可以根據剛才得到的資訊推斷出來,只是脫離了指揮模式的他,運算速度沒那麼快,很多東西都得有個反應的過程,也不具備同時考慮幾件事的能力。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看到了一道數學題,其實透過審題、計算你是能得到準確結果的,但你看到這道題的第一反應絕對不是想去計算它,也不會去想自己是不是知道解題思路。
人類大多時候的思維方式是直接開口問答案,得到意外的答案後甚至會震驚,畢竟腦子這個東西,它是真的懶。
其實這些消耗的靈能水晶大部分哪都沒去,除去改造使用的,其他水晶能量就儲存在他和外面那些機器人體內。
隨後,楊創瑞就帶著剩餘的靈能水晶和小探機走出了倉庫,並將它完全關閉,恢復成了初始平臺的樣子。
次數探查小隊還沒回來,他們不管在什麼環境,只要在小鎮外面,就都會保持每日的習慣,早晨一次探查,晚上一次探查,趕路分兩隊前後交替行進,睡覺還得挖坑把自己藏起來。
小隊眾人昨天晚上已經商量好了,今天就準備回去小鎮。
突然閒下來的楊創瑞爬上了大笨蛛,現在該做的事情做完了,疑惑也都解開了,他坐在大笨蛛上面一邊等著隊友回來,一邊發散著思維胡思亂想。
隨後,他想起了地球上一個大佬的理論,叔本華覺得,世界是我們的表象,世界是客體,而我們是主體。
世界的表象是因人而異的,這個世界貧瘠、膚淺或是豐富有趣、充滿意義,都是我們各自的頭腦和精神而定的。
同樣的事情,在一個精神豐富的人那裡看來是饒有趣味的,但是一個膚淺和庸俗的頭腦裡只不過是非常平庸的一幕。
所以楊創瑞想通了,他覺得,這個世界並沒有他想象中的糟糕,還有很多有趣的事物值得他去探索、發現。
現在自己也有能力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他要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先從身邊開始,去影響這個世界的人們,他要慢慢改變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