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好多人還在上萬元戶掙扎,他已經身價百萬,幾家廠子每個月盈利不少;分給了其他兄弟,他的利益依舊龐大,在最初分配股份時,他的股份佔據百分之六十,是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可獨攬公司事務,說白了,兄弟們有股份在手,幫忙管理公司,卻沒有太大的決策權。
“你心裡有數就好。”一步一步慢慢摸索,她相信嚴如山能做得很好,一如他現在的公司,“對了,我手裡攥著大筆錢財,公司每年的分紅我也沒地方用;你看,能不能建立一個慈善基金會,捐贈物件是孤兒院、學校,讓貧困學生能有書可讀,也讓孤兒能有個相對交好的童年。”
做慈善的事一推再推,兩年多了,她不想再等了。
當初她拿了錢財給嚴如山,嚴如山分了百分之十的股份給她,這份股份便是每年的分紅依據。
“慈善基金會一旦成立,每年需要捐贈出去大筆錢財。”嚴如山問道,“你想好了?”
鍾毓秀毫不猶豫的點頭,“早就想好了,之前也和你提過的;與其讓錢在我手裡發黴,不如用到實處。並且,慈善基金會落在你的公司名下,日後對你的好處將會無窮無盡。”
背景深厚,精明強幹,還有幫扶社會的心;上面會不喜歡這樣的人才嗎?不會的,他們會很喜歡這樣的人,這是無形資產。
在她的引導下,嚴如山深入層次發散思維,發現還真如她所言;力所能及的回饋社會沒什麼不好,還能給嚴家打下堅實的基礎和好名聲。
“那就辦,只是........才開始,只能先定下三個試驗點;確定可行才會慢慢朝周邊擴散,媳婦,你能理解我吧?”
“一口吃不成大胖子,走穩了才好。”
嚴如山唇角輕勾,俊臉帶笑,“正是如此,與其手忙將攤子鋪的太大手忙腳亂,不如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咱們公司需要管理的事務太多,運輸公司、慈善基金會需要大量的人手,這些人手我們得仔細尋摸。”
不論是運輸公司,還是慈善基金會,都得有可信任之人接手才好。
幾家廠子公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管理上容不得半點疏忽。
“吳超那性子適合去慈善基金會,曹徵精明,可以先去管運輸公司。”鍾毓秀給出提議,嚴如山略一思索,發現很對,“可他們手上還管理著公司事務。”
鍾毓秀聳聳肩,道:“不矛盾,身兼兩職。”
“如此.......”嚴如山心動了,“那就讓他們試試,反正他們拿著公司分紅,總要擔起責任。”
“就是這樣。”
吳超和曹政還不知道,他們未來幾年的路被這對夫妻定下來了。
夫妻兩相視而笑,默契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