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你拿回去,修復液的合同你重新擬定一份吧;先說好了,我那百分之三不能少啊!研究院這邊應得的分例也不能少,我還靠著它們建設研究院呢。”
修復液投入生產,一旦出廠,必定引人瘋搶;很快她就能用這筆錢建設研究院,在旁邊建起兩棟樓房供應院內研究員住。
“放心,一準少不了您的,沒有您在,修復液能這麼快現世嗎?肯定不會;不僅您百分之三不給少,研究院這邊的分成我也會盡力爭取的,想來佔據百分之五的分成問題不大。”
一聽分成比例,鍾毓秀不由眉梢帶笑,“真有這麼多才好呢,我這邊可是繼續用錢,不僅是住宿樓;中關村這邊建學校也勢在必行,一步步走下來,所需錢財之巨。若是有了這份分成,我就不不愁了,至少前期不愁了,後期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補上。”
“您還要在中關村建學校?”習年第一次聽說她的打算,很是驚訝;建住房是為了留住研究員,算作福利房,建學校後,那意義又大不一樣了。
一旦有了學校,研究員中有小孩兒的就能接過來讀書,甚至為他們辦理戶籍;到時候,這些人一家團聚,還不一心一意向著研究員?再有,國家大力提倡教育;毓秀在中關村建學校,必定得到大力扶持。
算來算去,鍾毓秀一步步走的很精細,謀算之長遠,他都敬服。
鍾毓秀點頭,“是的,研究院在這邊,我不打算挪地方;這裡距離上京城不是很遠,現在路也差不多修通了,道路好走,一來一回最多一個半小時。想來,中關村會越來越熱鬧,人一多學校就很需要了;習年同志有沒有想法?”
“我能有什麼想法?”習年搖頭,“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我的職位不允許我做這些。”
囤地。
他也想啊!
有了地,中關村繁榮之時,又是一大筆固定進項。
輕笑一聲,鍾毓秀道:“不用你親自出面,你有妻子兒女父母啊!”
習年心神微動,很是心動。
鍾毓秀又道:“當孝敬送給長輩也不錯呀。”
“您說的對,我會考慮的。”習年還真心動了,若能在將鍾毓秀得到的六十畝地旁邊買下十來畝,然後同樣建房;日後說不定還能住在一個村裡,“中關村的環境倒是清幽。”
“可不是嘛!這邊場地大,村子少,人也不多。”
“適合養老。”習年含笑接話,鍾毓秀倒是頗為贊同,“養老是肯定行的,只是,這邊到冬日日子不好過;除非修繕一條地龍,沒有暖氣老人的日子也不好過。”
習年眼神泛動,“嚴老的身體受得了?”
“爺爺身體很好,家裡也有炭火,爺爺在屋裡還會覺得熱呢”他們家不缺那點炭火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