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四章夜香女

就這兩出戏,一共輪流上演了超過十天。

十天的時間裡,上陽城裡幾乎上可以說是有點閒錢的人,都到遵月樓裡去看過了。現在的遵月樓,可不僅僅只是晚上開門營業。

白天也堂而皇之的開啟大門做生意,且客似雲來。

已經開始脫離正常的青樓的營業模式。

看過的人,都自發的成為了這種新的表演模式的吹捧者。

雖說任何一種表演模式和藝術形式,都是在質疑聲中緩慢發展的。

不過,林商從一開始,就拿出的是比較成熟的作品和表演形式,且這種表演方式,又極容易被理解。這大大的加快了這種新型表演模式的風靡速度。

上陽城裡,其它大型一些的青樓,也都迫於壓力開始進行短期的‘整改’。

只是沒有林商的先覺與高度,他們倉促搭建的舞臺,要麼過於小家子氣,以至於無法展現各種情景和畫面,導致舞臺生硬,表演尷尬。要麼就是劇本拖沓、冗長,刺激不到觀眾的爽點,誤入歧途。

跟風者們,往往是大肆宣傳一番後,卻沒有得到想要的回報和效果。

只能繼續暗戳戳的學習和抄襲,等待時機,後來居上。

花了小半個月的時間培養市場和觀眾。

又等到花木蘭和柳如是這兩出戏的熱度降下來些,人們基本上都熟知了故事梗概,對其中劇情的討論,也瀕臨無味後。

林商這才徐徐放出了第三齣戲。

夜香女!

前兩出戏,是兩個拳頭。

負責開啟市場,同時也試一試水溫。

等到環境合適,剛剛好後。

夜香女這個‘催淚’炸彈,便直接轟向了觀眾。

林商想要將遵月樓打造成屬於自己的發聲平臺,以及訊息來源渠道。

就必須不斷的拓寬它的宣傳力度與廣度。

夜香女···就是用來拓寬市場寬度的。

對於更多的觀眾,那些生活在底層的百姓而言,花木蘭的替父從軍,柳如是的為國守節,都太過遙遠。

雖然感嘆她們的命運,稱讚她們的品格,卻也僅僅只能如此。

倒是柳如是這出戏,讓不少同樣出身青樓的姑娘們,看了很是有些自嗨。

一些遠近聞名的‘才女’,更是詩興大發,好好的蹭了一波熱度。

夜香女屬於林商的原創劇本。

從各個層面來講,它是不如柳如是與花木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