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何靜的崇拜值+2】
門口隱約還能聽到何靜的哼鳴聲。
秦鍵轉回身,把740翻回第一條,通篇的把譜子瀏覽了一遍,直接合上了書
憑藉著手感和前世的記憶,秦鍵開始了脫譜演奏。
一曲下來,整體效果還不錯。
因為速度較慢,所以並沒有出現手指跑動不均勻的問題,除了錯了幾個音之外。
如法炮製,將第三條也複習過後,秦鍵的手也真正的熱了起來。
“幹!”
秦鍵迫不及待的搓開面板。
開啟貝多芬的奏鳴曲集。
翻到第八首。
Piano Sonata No.8&najor, op.13 Pathétique
1. Grave&nolto con brio
c小調第八鋼琴奏鳴曲,作品號13 –悲愴
第一樂章,莊板到很快並充滿活力的快板
圖譜。
“Grave。”
莊板。
40左右的速度。
作為一首奏鳴曲,貝大爺的這首創作也算是打破了歐洲傳統的奏鳴曲三樂章快慢快的佈局分佈。
看著一開始頗佔篇幅的引子,秦鍵只能讚歎貝老人家天才式的想象力,創造性地把這個緩慢的引子加在了快板樂章前。
秦鍵將腦海裡的樂曲開頭的佈局也重新整理了一下,然後再次意識集中到樂譜上,聆聽了起來。
沉重的和絃,莊重而緩慢的出現。
秦鍵緊盯著譜子,隨著音樂呈現出的畫面,大腦中仔細的復刻著。
隨著音樂的前進,在矛盾因素的對峙和角逐下,烘托出了強烈的悲情,旋律中瀰漫著痛苦的嘆息。
“好清晰的踏板技術。”
聽著耳邊一次又一次乾淨的和絃強調,對照著複雜的樂譜,秦鍵再次感嘆老車超群的技藝。
如同開車一般,不光需要手掌方向盤,腳上的剎車油門同樣重要。
鋼琴演奏的技術中,一定不會少了踏板的使用,而一般人往往會忽略,或者不夠精細。
所以鋼琴演奏中的車禍現場有不少都是來源於此。
而好的踏板技術更多的是源於耳朵的聽,腦子的思考。
“踏板不是用來踩的,而是用來聽的。”
這句話是秦鍵的偶像,古典浪漫派最後一位鋼琴巨人霍洛維茲說過的。
秦鍵此時慶幸自己的耳朵沒有真的長在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