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8章改爵初思

劉備將奏疏交與諸葛亮,問道:“士載所疏《淮南論》,不知士元以為如何?”

龐統拱手答道:“啟稟大王,統以為可行。擇揚州軍士戍邊,閤中原降卒,於淮南耕作,勞二休一,以歲收稻米為酬,悅戍邊將士之心,必能讓淮南農事大興,不為糧資而愁。”

劉備微微頷首,讚道:“士載思慮周密,精通農事,所呈之疏嚴謹精準,蓋非常人所能比。此策待孤仔細詳讀,予以批覆。”

“多謝大王盛讚,小子愧不敢當。”

霍範受寵若驚,說道:“今臣父本欲同行,然礙於礙於正旦賀禮無備,遂於江淮停留數日。不日便至武漢,拜謁大王。”

劉備臉色微正,佯裝不悅,說道:“蔣幹已亡,王印抵京。孤已知此為曹操之計,仲邈又何需親自入京?”

“啟稟大王!”

霍範不卑不亢,解釋道:“今正旦不日將至,臣父許久未見大王,欲親自入京拜謁。且臣父言,淮東佈防初有頭緒,需見大王稟報。”

“也罷!”

劉備露出笑容,說道:“料思念之語,孤亦有些思念仲邈。但江淮無人守備,恐是不妥。”

聞言,龐統曉得劉備之意,拱手說道:“啟稟大王,統於江淮尚有公務,今需回淮理事。”

“那便有勞士元奔波了!”劉備說道。

“諾!”

眾人退下後,劉備盯著案几上的淮南王璽,獨自發起了呆。

倒不是他覺得王璽有什麼異常,而是僅覺得當下的爵位不夠用了。

漢代以降,凡人臣爵至縣侯已是常態,公、王不能輕授與人臣,唯食邑數目各有不同分別。

增食邑而不漲爵,千戶可為縣侯,萬戶可為縣侯,其間無分別,何以顯示功臣尊貴?

等到他稱帝之後,何以封眾人?

及他子輩有朝一日,三興大漢,何以封功臣?

將縣侯升到公,屆時哪有忠心臣子敢接受?

唯操莽之輩無所畏懼,甚至渴望更進一步。

就不知能否改爵制,將公拆掉,分為劉姓公,與異姓公之別,用於封賞功臣。

“大王,淮南王璽如何處置?”侍從問道。

劉備思緒被扯回現實,隨口說道:“將其融成金水,鑄為金器回賜有功之文武。”

“諾!”

——

且不言劉備因淮南王一時,生出改爵制的念頭。霍峻今下已抵達廬江馬場,為劉備挑選正旦賀禮。

廬江馬場組建於建安十二年,至今下建安二十二年,已有十個年頭左右。

從彼時的四、五百匹駿馬,經過飼養與擴充,今下已有四千多匹駿馬,是為南漢第一軍馬場。

當然不僅是廬江地區有養馬,在劉備的大力發展下,在巴蜀、荊南也設有軍馬場。荊南馬場組建不久,馬匹數量較少;巴蜀因臨近隴右、南中,馬匹數量居中。

從去年起,三座軍馬場每年可以為南漢提供約有千餘匹的合格戰馬,加上南中、隴右、遼東三地的戰馬販賣,南漢可以有近兩千匹戰馬入軍。

當然考慮作戰消耗,以及配備到各部軍隊。實際而言,各部的戰馬數量並不多。

與曹魏較高210:1的步騎比相比,南漢的步騎比在1020:1之間,兩者相較,著實有不小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