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1章呂子明刮骨療毒

漢魏兩軍糾纏至黃昏,終以呂蒙左臂中箭為終點,雙方各自罷戰回營。

魚梁洲,漢軍城壘。

大帳內,關羽卸甲落座,神情既有歡喜,又有憂愁。

馬良為關羽倒了盞茶,慶賀道:“君侯以寡擊眾,焚燒長壘,挫于禁兵鋒,當可喜可賀啊!”

關羽端起茶盞,說道:“今日之役,僅為小勝,不足掛齒。反倒于禁有破我車陣之法,倒是令人煩躁。欲破于禁所部,需另尋他法。”

馬良沉吟少許,說道:“君侯,良素聞車陣之妙在於進可攻,退可守。待敵疲憊,發騎卒攻之。今君侯之車陣,因兵力懸殊、騎卒缺乏之故,僅有守而無攻,若能增益缺漏,或可兵破于禁。”

“嗯?”

關羽略有驚訝之色,問道:“我與季常相處多時,不曾聞季常深知兵家之學?今評車陣之語正中紕漏,正合我之所思也!”

“於君侯之前,良豈敢自言知兵!”

馬良捋著斷須,笑道:“車陣攻守之語,是為良從霍督左右時,聽霍督耳提面授,曉得其間幾分玄機。昔霍督背水敗賊,以車陣為守,令士將軍將騎,趁敵空虛不備之際,入陣而蹈之,方大破賊軍。”

“今君侯帳下雖有留將軍此等萬人敵,但卻長於步戰,而短於騎戰。以在下之見,君侯不僅缺少騎卒,亦缺驍勇騎將。君侯雖是勇武,但今時不同往日,君身為大將,豈能輕將騎卒衝殺?”

關羽微微頷首,認同說道:“以當下之兵,雖可與于禁不分勝負。但若想勝之,卻也著實不易!”

“君侯若是不棄,良願代君侯歸京,向大王稟明細情,增兵支援襄樊。”馬良說道。

關羽放下茶盞,說道:“季常回京稟明軍情,且帶子明同回。”

“這是為何?”

馬良不解細情,問道:“莫非子明將軍不便領軍作戰?”

關羽微嘆了口氣,說道:“今日出戰,子明奉命襲燒長壘,功成歸營時,左臂不幸中箭。左臂受損,不便出戰,我欲讓他暫回武漢調理。”

“可!”

不待馬良話說完,卻見左臂受傷的呂蒙,半袒衣袍,臉色不滿,快步入帳。

得見呂蒙前來,關羽起身上前,關切說道:“子明臂膀中箭,何不好療養?j今前來入帳,不知所為何事?”

說著,關羽看向尾隨的醫師,責問說道:“你怎可讓呂將軍輕易走動?”

呂蒙接過話頭,不滿說道:“此事與醫師無關,不知君侯何故讓蒙回京?”

關羽拉著呂蒙入座,說道:“因見子明左臂受傷,恐臨陣衝突不便。故欲讓子明回京療養,待傷勢痊癒後歸營。”

呂蒙情緒激動,說道:“君侯謀取襄樊,近在眼前;凡取了樊城,即當乘舟舸北進,先下宛城,進望許昌,匡扶君上,興復漢室。今蒙豈敢因區區箭傷而誤國之大事?”

“我欲留于軍中,竭盡忠心,上報大王知遇之恩,下答君侯授書之義。”

“這~”

關羽欲勸又止,不凡說是呂蒙,縱他受箭傷也不願歸京調養。

猶豫少許,關羽看向呂蒙肩膀上的箭傷創口,只見箭簇緊緊入肉,面板之上的箭桿被削去,傷口被清水沖洗過,殷紅的鮮血微溢位,創口的血肉有發紅發紫之貌。

關羽問道:“張醫師,呂將軍箭傷如何?不知嚴重否?此當如何醫治?”

張醫師是為張珉,其為荊楚名醫杜度弟子。之前因壽春瘟疫之故,霍峻不僅撰寫控制疫病的書籍,還有上疏劉備建議將軍醫集中到武漢進修,學習深層次的醫學典籍,以幫助軍隊處理傷兵。

張醫師因天賦之故,得被講課的杜度賞識,傳授畢生所學。今在南郡都督區之中,張醫師的醫術是為翹楚,且尤善治理箭傷。

張醫師指著傷口,說道:“此為弩箭之簇,簇尖有倒刺,今已深入骨髓,故不可輕易拔之。凡拔之創口必然大裂,鮮血淋漓,則難以止血。且我嗅箭簇氣味,似有用金汁所浸。”

“今若不早治,金汁之毒,當侵入傷口,必損傷臂膀,進而必壞性命。今若要治,必當用割開皮肉,驅除箭簇,並颳去金汁之毒。繼用針線縫之,敷以金創藥,方可痊癒。”

關羽捋著長鬚,說道:“以尖刀割裂血肉,豈不疼痛萬分?”

張醫師點了點頭,憂慮說道:“甚是疼痛,故而某治箭傷時,常讓多名壯漢控其身軀手腳,灌以酒水。令其酒醉無感,再施用尖刀取簇。”

關羽笑道:“此為凡夫俗子,若某不幸中箭,何需外人控身軀?”

張醫師看了眼關羽,則多是無語。箭中在呂蒙身上,你自可這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