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4章驃騎大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春。

平交之役,霍範出奇兵,浮海側擊交趾郡,佔據治所龍編,擒獲士氏族人。士燮率軍在北,見腹背受擊,根基盡失,向步騭、呂岱二人歸降。

霍峻至番禺,交州遂平!

同時,曹操篡漢,國號魏。吳楚傳聞劉協被曹操所害,劉備乃發喪制服,追諡曰孝愍皇帝。

徐庶、潘浚、糜芳及益、梁二州臣屬上奏,言曹操篡逆,天子被害,華夏無主,請劉備即天子位。

劉備拒而不納,言宜當討賊而後再議漢室興復之事。

數日之後,各地上奏言報,黃龍現身於雷池,翱翔九日而直飛;鳳凰出大別山,隱沒入長江;烏龜負洛書出巢湖,被漁民塗春所獲;犍為現美玉,太守李嚴送於武漢。

在月餘間,南漢各地祥瑞、讖語、童謠不約而同出現,似乎在為劉備稱帝而作鋪墊。

次月,劉璋、張魯、孫紹三人及舊漢高官上疏,二請劉備即天子位。劉備退表不受,拒見眾人。

與此同時,遠在交嶺的霍峻也收到了諸葛亮的來信。

諸葛亮於信中所述問題僅兩個,其一,是勸劉備稱帝,第三波上奏需要霍峻連名,獻上交嶺祥瑞;其二,則是功臣名次排列順序問題。

前兩番上奏推讓都屬於是前奏,核心在第三波集體上奏。

第三波聯名上疏,即以舊漢琅琊王劉熙為首,衛將軍劉溥為次,太傅張昭、太常劉先、光祿勳韓玄、前將軍霍峻、軍師將軍諸葛亮、左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

配合第三波集體上奏的祥瑞活動,是為關羽從漢水中打撈出玉璽,霍峻從海貝中開出刻字明珠。

玉璽稱帝,明珠為冕!

看著書信上的安排內容,霍峻嘴角上揚,劉備稱帝流程,可以說被諸葛亮安排得明明白白,要祥瑞有祥瑞,要讖語有讖語,要禮法有禮法。

“士載,令呂君精選上等明珠三十六顆,並讓侍從快馬送至武漢。”霍峻說道。

兩廣地區特產珍珠,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三國時珍珠已成當地的特色產品,常用作貢品。士燮統治交州時期,每年都會向武漢上貢珍珠。

今士燮歸降,交州府庫盡數被漢軍所得,從中挑選出三十六顆明珠非是難事。

“諾!”

待霍範領命退下,堂中的步騭若有所思,問道:“仲邈,可是大王將稱帝否?”

霍峻點了點頭,笑道:“今已二推二讓,群臣上疏三推,大王即可帝位。明珠是為孔明所求,以飾於天子冕冠之上。”

步騭捋著短鬚,說道:“大王即帝位,論功行賞,漢室季興,當大快人心爾!”

說著,步騭面露笑意,說道:“料以仲邈之功,當為大將軍。”

霍峻眼睛瞟著諸葛亮書信,搖頭說道:“大將軍非我所用,當屬關將軍爾!”

“嗯?”

步騭面露驚訝之色,說道:“仲邈不為大將軍,莫非是為大司馬?”

“非是大司馬!”

霍峻放下諸葛亮的書信,說道:“我欲為驃騎大將軍。”

步騭微微皺眉,說道:“驃騎將軍何能及大將軍,大王以關將軍為大將軍,以仲邈為驃騎將軍,恐有薄待仲邈之感!”

霍峻淡笑說道:“非是驃騎將軍,是為驃騎大將軍,其官階與大將軍同,加錄尚書事。”

見步騭疑惑,霍峻起身踱步,說道:“孔明書信言,大王追憶往昔舊情,念關將軍追隨三十餘載,功勳卓著,勞苦功高,且憂其性情不屈居人下,為之憂將軍位次而排序。”

“故而孔明欲效前漢武帝之舊事,尊驃騎將軍為驃騎大將軍,與大將軍官階相同,位三公之上。今書信送至交嶺,是欲讓某親選官職。”

憂君主之所憂,解君主所憂之難事,諸葛亮在處理霍、關官階上相對是合情合理。

他雖將驃騎將軍抬到大將軍的位子,讓大將軍失去了獨一性。但出於對霍峻的尊重,讓霍峻二選一,空出來的給關羽。

這般的分配方式雖然看似兒戲,讓劉備失去了委官的權威性,但這確實是解決方法之一。不僅從滿足了霍峻的需求,而且還解決關羽的問題。

當然霍峻的封賞不僅於此,為凸顯霍峻之尊,加錄尚書事,參議國事,授徐州牧。

既是讓霍峻選擇,或是出於對霍去病的好感,及他考慮到關羽的想法,則選了驃騎大將軍。

蓋是知道了其中原委,步騭頷首而嘆,說道:“軍師這般行事,既有尊仲邈,又不薄待關將軍,當是為上策。”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