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試臨近,張原縱然四書倒背如流也不敢怠慢,這是他利本之路的第一站,必須要透過,不然這半年多的鼻力就白費了,也許在別人看來再等三年似乎也無所謂,恰是一種磨礪,劉宗周就希望張鼻二十歲再參加科舉,但他張原等不起啊,現在是萬曆四十一年了,時光如箭哪。
王思任命張原縣試前這一段時間暫不要作古文了,每日作兩篇四書小題八股,縣試都是從四書中出題,不會出現五經題,雖然出題範圍窄了一些,但因為是小題,題義不完整,所以還是存在不少變數,當然,只要運氣不是差到極點,四書小題是難不住張原的正月二十八,張原先一日就約好了西張大兄張岱陪他去山yīn學署報名,二十八這日上午辰時他帶著武陵先到狀元第大門前白皮松下等著,張岱很快就出來了,卻道:“介子,大父喚你去有話吩咐。”
張原不知族叔祖喚他何事,便跟隨張岱去北院見張汝霜,張汝霜坐在書房圈椅上,笑呵呵看著他山yīn張氏最傑出的兩個後輩進來,說道:“張原,今日去報名縣試嗎,嗯,我有一事要告訴你,松江董玄宰為元宵龍山燈會的事特意寫了信來向我致歉,說已痛責其犬子,請我原諒其子的粗魯無狀,呵呵,還有一封信是寫給商周德先生的,想必也是致歉,一併寄到我這裡,你把這封信拿去交給商周德先生。”張原接過信,收在懷裡,卻聽族叔祖張汝霜又道:“董公信末還提了一句,說其子董祖常左脅下烏青了一大塊,正延醫用藥云云一這顯然還是有怨言哪。”
張原道:“族孫手無縛雞之力,也就輕輕碰了那董公子一下,何至於就要延醫用藥,這也太誇大其詞了。,…
張汝霜笑道:“董公護犢是出了名的,不過他也就小小埋怨一下,打了也就打了,誰讓他那兒子狂悖無狀,罷了,那日之事就算揭過去了,你安心備考吧。”
張原正待施禮退下,張汝霜又道:“這裡有一幅董玄宰仿米元章雲山圖,是昨日隨信贈與我的,就給了你吧,算是董玄宰代子向你致歉。”張原躬身道:“多謝叔祖。
”接了畫卷與張岱一起出了北院,正遇張尊舉著一個精緻鳥籠一邊逗鳥一邊過來了,問:“介子,大父賞你什麼好東西了?”張原道:“董玄宰的一幅畫,送給叔祖的,叔祖賞給了我。”
張萼一聽就瞪起眼睛,說道:“龍山放燈那日我帶了十幾個奴僕趕過去,要追上姓董的小子狠揍一頓,看他還敢不敢藐視我山yīn張氏,不料他已乘船逃了。”
張岱責備道:“三弟太過魯莽,你若把董祖常打成重傷,那大父還不得向董玄宰賠禮道歉,介子只踢了一腳,董玄宰還埋怨呢。”張萼撇嘴道:“既然踢一腳也埋怨,那乾脆就打個半死。”
張原笑道:“三兄當日也是為我仗義嘛,弟縣試後請三兄喝酒。”
張原這才展顏道:“那我祝你得個縣案首。”縣試第一名就叫縣案首。
張原忙道:“三兄還是祝我名落孫山吧,三兄說話反著來的。”
張萼哈哈大笑,將鳥籠遞給小廝福兒,說道:“介子,讓我看看老董畫了些什麼。”伸手接過張原遞上的畫卷,展開來看張原、張岱也一起來看,張岱道:“這是仿宋人米芾的雲山圖,墨染雲氣,吞吐變滅,很有神韻一”
張萼卻道:“這姓董的為什麼仿別人的畫,這豈不是抄襲。”張岱笑道:“仿歷代名家名畫正是揣摩畫技的捷徑,就好比咱們學書臨帖一般,這怎麼能說是抄襲,董玄宰喜米家山水和倪雲林之畫,仿作極多,前年不是向大父借了倪雲林的《橫雲秋霧圖》去模仿嗎。”張萼道:“那大兄你若把平時臨帖的習作送給別人,別人會不會惱你?”張岱笑道:“這不能比,董玄宰是名家,隨便塗抹幾下也有人爭著要。”張萼便對張原道:“介子,把這畫給我吧。”
張原道:“三兄要這畫,只管拿去、
”話一出口,醒悟不對,沒來得及改口,只聽“嘶啦”一聲,張萼就已經把這幅尚未裝禧的董其昌畫作撕成了兩半。
張岱連連搖頭道:“暴殄天物,不可理喻。”
張萼哈哈大笑,將破畫隨手團起丟在一邊,說道:“多謝介子弟。”提著鳥籠搖搖擺擺走了。
張原雖有些可惜,也只有搖頭,對邊上幾個西張婢僕道:“誰要這破畫就拿去藏好了,傳個幾十代就值大錢了。”和大兄張岱一路笑著出了府門,往左行了一里多路,過光相橋,進了儒學大門,卻見僅門內院擠滿了來報名的儒童及其家人,山yīn文風盛,只要生得比較周正、不過鼻痴傻的少年子弟就都會讀上幾年書,不管書有沒有讀通這縣試總要考上一考,所以,三年一次的山yīn儒童縣試都是人滿為患一張原道:“這麼多人,這報名要等到幾時。”
張岱道:“那我們去縣衙門禮房吧,那裡也可報名。”
兩個人正待轉身要走,卻見族弟張定一跑了過來,向二人作揖道:“介子哥也來報名嗎,宗子大兄是保人吧,給小弟也保一保,可好?”
張原笑道:“你也要來考,是不是準備交白卷?”